34.第 34 章(3 / 4)

,最好能打探打探两家的动向,隔两日来跟我汇报一声就成,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便要立刻回来同我说,一会儿去珍珠那儿拿些银子,你们搁外头打探消息的时候用。成了,你们散了吧。”两人虽有忠心,却还要会办事儿才成。

两人应喏退下,退至门口时,也没人敢抬头看姜婳一眼。

两人从珍珠哪儿各支取百两银子,当天就出府去两家盯梢,隔日傍晚回来跟姜婳汇报,谢家听说谢妙玉自打衙署回来,有些被吓住,大病一场,病才初愈,这个时代女子进衙署算是名声都毁掉了,谢妙玉想要毁掉自己表妹容貌的事情已在苏州传开,人人唾骂,犹如过街老鼠,连谢家大门都不敢出。

姜映秋上头无公婆,她公婆死的早,当年她生下谢妙玉伤了身子,自此不能生养,那会儿谢父宠爱她,不肯听父母的意见纳妾,可也闹不住爹娘天天闹腾,便同姜映秋商量纳个良妾回来,生个儿子抱在她的名下抚养。

姜映秋同意下来,可良妾还没纳回来,谢父的爹娘在去探亲时,马儿失控,从山路的崖上跌落,连带着车夫三人摔落山崖,尸骨无存。

谢父大悲,为其父母守孝三年,自然没有在纳妾,自此也未再提过纳妾之事。

想起这件陈年旧事,姜婳心里忽存了些异常,姜映秋连着一母同胞的弟弟都能下毒陷害,一双要求她丈夫纳妾的公婆,怕也是敢轻易出手,毕竟实在太巧,又只有姜婳知晓她这位姑母的真面目,真正的心肠歹毒,没有人性。

不过没有实质证据,姜婳亦不能肯定。她还有些奇怪的是,姜映秋的心肠歹毒到如此,当真是爹爹的嫡亲姐姐?哪有亲人能这般毒害自己的家人。

改日抽空,她要去问问爹爹才成。

收回思绪,她道:“你们继续说吧。”

明安喏了声继续道:“老爷从梁州回来便知表姑娘害姑娘的那件事儿,虽没找上门,却暗地里使了些手段,谢家的几间商铺无人光顾,生意惨淡,不少谢家的宗亲上门质问表姑娘,为何如此歹毒,连累谢家名声……姑太太也忙的焦头烂额,奴才还打听到,表姑娘整日在府中念叨着沈家公子的名讳,好似想让姑太太去沈府商谈亲事。”

姜婳望向两个小厮,他们两人还是有些本事的,不过去守着两日,连着宅内的事情都能打探到,算是可用之人。

明成也汇报道:“沈家公子好似受了重伤,听说昨日才清醒过来,具体为何受伤,奴才没查到。”

姜婳垂眸,自然不能让他们查到的。

“好了,你们继续去守着吧,银子若不够再去同珍珠拿便是,在外头也莫要克扣自己,吃好喝好才能帮我做事儿。”

两人忙道:“姑娘不必担心,银子够的。”

一百两银子,打探消息也能用上两三月,这些后宅的事儿不算秘事,稍微使些铜板就能查到的。

…………

谢宅。

谢妙玉这几日脑子渐渐清醒过来,在家中又哭又闹,姜映秋还要应付一堆的宗亲,简直是焦头烂额。谢父被这事情气的出去好几日未归家,姜谢两人年轻时感情不错,可这么些年过去,姜映秋渐渐强势,谢父吃不消,两人感情不胜从前,此次因为这事,谢父直言骂了姜映秋,责怪她把女儿宠的骄纵蛮横,拂袖离开,几日不曾归家。

谢妙玉还躲在房中哭,一边咒骂姜婳,一边痛骂沈知言狠心,为何不肯娶她。

姜映秋见她疯疯癫癫,极为心疼,女儿名声已毁,往后想要嫁个好人家几乎是不能,唯有沈家,外人都知阿玉和沈知言私相授受,沈知言是读书人,往后要考功名,他才华了得,中个举人没什么意外,若能娶了阿玉,往后阿玉也算是举人太太,不算太差。

打定主意,姜映秋亲自去了沈家一趟,沈伯中见的她,听说她的来意,脸色跟着难看起来,冷冷的质问姜映秋:“要不是你们家那个,我家知言如何会同婳婳解除婚约,又如何闹成眼下这般,竟还好意思上门求知言娶她,也不照照镜子,她也配!”

沈父是读书人,也不好破口大骂,虽然他极想大声咒骂这对母女。

姜映秋也恼道:“若不是你们家沈知言勾引阿玉,我家阿玉怎会为着他落得这个下场,你们倒好,现在翻脸不认人,沈伯中,我同你说,你们家沈知言若敢辜负我家阿玉,我定要去官府告他欺负阿玉,到时他是罪身,看他如何去科举走仕途!”

沈伯中气的发抖,指着姜映秋道:“好好好,果然最毒妇人心,滚,给我滚出去!”

姜映秋冷笑:“我给你们半月时间思考,若无答复,我便去官府,你们家沈知言可给我家阿玉写过不少书信,到时看你们如何狡辩。”

她也是彻底撕破脸,不管如何,总要先让阿玉嫁到沈家。

等她离开,沈伯中去见沈知言,见他面无表情的靠在床头,气的想拿东西砸他:“都是你惹出来的好事!瞧瞧那谢家太太什么嘴脸,你为何非惹她家闺女,长的没有婳婳好,才识也不及她,你瞎了狗眼啊!”到底是没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