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不爱美酒爱胭脂(2 / 2)

大宋好时光 尹三问 2594 字 2017-07-28

呃……”

杨怀仁一头雾水,市场…用户习惯……

好新颖的词汇,似懂非懂,高深莫测的样子。

难怪朝廷会派杨浩前来担任榷场使,虽年纪小,商贸之道他确实非同一般,能耐非常。

杨浩对此只是淡淡一笑,这些在后世都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很多其实是与O2O企业学的。

各种出行类,外卖类APP,早期高额补贴,让人习以为常。到一定时期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补贴,但人们的用户习惯已经成为习惯,甚至是依赖。

前提补贴少的钱,后期都能全部赚回来。

耐得起性子,经得起亏损,才能有后来的盈利。

在西夏买就也是如此,东京城里都是针对达官贵人,王孙公子,都是高端客户,卖的贵些才够档次。

但是西夏人,穷人富少。

而且这是大宋的策略,要尽快形成大规模传播与依赖,价格自然不能高。

至于亏损,那绝不可能。

后世众多促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谓亏本甩大都是骗人的。

商人,怎么会轻易亏本呢?

梨花白的成本是多少,杨浩最为清楚,大规模销售到西夏之后,包装可以区别处理,瓷瓶改为酒囊,方便且低廉。

当然了,送给没藏讹庞等人的,还是要有格调的瓷瓶才是。

只是,出乎杨浩的预料,没藏大将军的兴致似乎并不在酒水,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