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弼与司天监正前往永安皇陵,于永熙陵旁择吉穴安葬,陪葬太宗之侧。
朝野感叹官家对老王爷的尊奉时,不约而同关注起另一件事。
赵元俨薨逝,宗正卿的位置空缺,该何人补上?
原本汝南郡王赵允让是首选,但而今看来,兴许北海郡王似乎更得圣心,近来颇得重用。
不过论长幼赵允让是兄;
论尊贵,汝南王曾被先帝养于宫中,赵允弼只是与皇子同坐而已。
官家若不顾长幼尊序,难免遭人非议,为皇族埋下不睦的隐患。
奈何宗正卿只关乎皇族宗亲,不同于其他官职,寻常人也不好轻易劝谏。
然而随着一道诏书下达,这些臣子才发现自己纯属多虑。
封宗室德文等十人为郡王、国公。
四个郡王,六个国公,多少年了,很少见地大封宗室。
以赵德文为东平郡王、赵允升为平阳郡王、赵允熙为襄阳郡王、赵允宁为信安郡王。
另外太祖、太宗孙辈六人被封为国公。
册封之后,在太清楼大宴宗室,赵祯称皇叔之死感触颇深,心生恻隐,感念亲族骨肉情谊弥足珍贵。
为了更好地打理宗室事务,宗正卿一职自然不能久悬,着赵德文接替!
此举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同时感叹官家手段高明。
赵德文是赵廷美之后,并非帝系,不过是“德”字辈,硕果仅存,为数不多的几个“皇叔”。
且有“五相公”之称,乃皇族贤者,又是尊长,其资历远在汝南之上,压根挑不出毛病。
啧啧!
连一向擅长计谋的夏竦都忍不住称赞,官家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妙哉!
然而没有人想到,赵祯明修栈道,目的不仅仅是一个宗正卿,真正的陈仓小道——另有用意……
尹三问说
下一更会比较晚,明早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