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只影阑珊(2 / 2)

帝女凰权 楠兮 3920 字 2017-09-14

的眼睛凸现起,笑里藏刀。“赵王快请入座。”

赵文庸不敢表露任何情绪,他本就生性怯弱,而今燕国已亡,他只能暂且忍气吞声。

他扶着身旁挺着肚子的郭氏入座,抖了抖长袖,才在她身边就坐。

“前阵子燕国的事,让寡人寒透了心,瞧瞧,寡人这还未来得及恭贺赵王喜得幼子。”

“谢楚王记挂。”赵文庸客客气气的笑说。

荣祯双目聚焦,心中又有了新的算盘,接着他说:“这燕国实在大胆,伤及了楚国是小,可险些连累了赵兄。燕赵乃为联姻二国,不得不让寡人猜忌。若有不当之处,赵兄可要多担待啊。”

“楚王言重了。”

荣祯抿嘴阴笑,假意深思熟虑。“诶,若是楚国也能与赵国联姻,成为一家,便不同了。”

“寡人实在想与赵兄结为一家,不如赵兄就将膝下公主许来楚国如何?”

赵王听了,面露失色。“这……楚王有所不知,赵国已无女子可许。”

“赵兄,赵兄可是又尚得一子呢。”

原来荣祯是看中了郭氏腹中的孩子,想借这孩子来牵制住赵国,郭氏的长子同北梁的启真太子一样,早年便受人暗害,死于非命。

赵国的二公子并非郭氏所生,因为其母地位卑微,不得不将二子过继给郭氏抚育,但迟迟未立为太子。

眼下郭氏又有了身孕,荣祯就是要咬定这块肥肉。

“一旦王后生下公主,就要请赵兄忍痛割爱,将公主许于楚国。寡人承诺,必定让吾儿兖戎照顾好公主殿下。”

九州上下谁人不知那兖戎同他老子一样贪图美色,残忍暴力,府内早已妻妾成群,若将女儿嫁给这种人,便是将心坎儿上骨肉往刀山火海里送。

赵文庸虽然懦弱无能,却也为人父,断然不会答应。

“若是王后所生……”

荣祯像是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先于他之前说:“无妨。如若令王后所生为公子,就让他留在楚国,兖戎唯有毅儿一个兄弟,也好多个手足。”

赵文庸眼里慢慢地布满了红血丝,这是要逼他将自己的孩儿留在楚国为质啊。

想想当年北梁太子的遭遇,赵文庸哪里能狠下心,他急忙婉拒:“楚王不可……”

“有何不可?”荣祯一改笑脸,怒目而视,他神情威戾,强烈的逼视感压着赵文庸。

“难道楚国的大公子配不上赵兄的公主?还是赵兄,别有用心?”

赵文庸紧张起来,心里如麻乱跳,他立即起身离开座位,向荣祯俯袖解释。“庸岂敢拒绝楚王的美意,只是……”

他含糊不清,不知如何是好,心上如爬满了万千的蝼蚁,疼痛难耐。身旁的郭氏轻轻拽了两下他的衣角,他低头看着郭氏隐忍的双眼,点了点头。

赵文庸咬着牙扯出一抹勉强的笑。“如此,如此……甚好。”

荣祯大悦,马上吩咐赵王身后的宫女给他倒酒,笑着说:“能让赵国立足在九州之上,恐唯赵兄是也。”

赵文庸逢迎作笑,荣祯得了便宜也不忘来讽刺他,他憋屈的拿起酒杯,将杯子里的酒喝尽。

郭氏雾蒙蒙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夫君,眉头间稍露担忧,她的手轻轻放在赵文庸的手背上,默默的摇了摇头。

荣祯得意至极,拿起桌上的酒酌,只见大监上台禀报,称魏国国相与贤王,同北梁相爷已在长门外候着了。

荣祯放下酒酌,让人去请。

“魏国国相冯伯仁及同贤王单良玉,代魏王向楚王问安。”冯伯仁恭敬的压低了腰杆。

“魏王为何不亲自来?”

冯伯仁摇了摇头,一脸苦相。“楚王有所不知,适逢天灾**,几处城池难民成群。魏王近来也忧心忡忡,又怕耽误了时辰,不得已才让老臣过来,向楚王深表歉意。”

“哦?既是如此,倒也无妨。”荣祯抬眼瞧向站在一旁俯身行礼的李牧,他识得此人。当年攻打秦国的时候,近乎所有策略都是李牧提出的,恰逢又是李晟的兄长,印象也就格外的深刻。

“寡人知道你,北梁的国相李牧大人?”

李牧仍旧俯着身,缓缓抬起了头,脸上的褶皱比荣祯还要多。他沧桑的老眼深深内陷,看向荣祯的时候,也多瞧了眼台下首位席前的李晟。

“回楚王,正是老臣。”李牧回了荣祯的话,之后说:“女帝旧疾复发,暂时无法离宫,不能亲自过来,特嘱臣务必向楚王解释清楚。”

“好一个无法离宫,该不会是你们女帝怕到了楚国无法脱身吧!”兖戎冷笑。

李牧仰起头,他为人敦厚,眼神里自也从容不迫。“女帝既能将公主远嫁到楚国,就是将北梁万千臣民的信任一并交托给了大楚。大公子寻此玩笑,委实太过幽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