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现在的心里是喜滋滋的,陛下肯赏赐自己,岂不正是说明自己简在帝心?
刘瑾连忙感激涕零的样子,道:“陛下……奴婢蒙受圣恩,已是感激不尽,陛下又三番赏赐奴婢,奴婢真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奴婢何德何能啊……陛下如此厚爱,奴婢便是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也不皱一下眉头,奴婢……奴婢的忠心,天日可鉴。”
朱厚照连说:“朕知道你的忠心,嗯,不在悠的打着摆子,他期期艾艾的道:“陛……陛……陛下…奴婢是刘瑾啊……”
朱厚照已经举剑跃跃欲试,皱眉道:“可是现在你是鬼岛三雄,大胆鬼岛三雄,你竟敢犯我大明疆界,屠戮我家正德天子子民,当今天子圣明的很哪,又聪明又熟谙文韬武略,早就猜测出了你的诡计,你蒙在鼓里,尚且不知,竟还洋洋自得,今日我悠的道:“平倭是大功,既然要论功行赏,首先这海宁卫,自然都该涉及,那些死伤了的不但要抚恤,也要让子弟递补宫中,其余武官,也都需官加一等,这件事,大可以让礼部列个章程出来,若没什么遗漏,内阁这边批准即可。至于那指挥钱谦……噢,此人既是主官,功劳也是不小,报捷的奏疏里,说他身先士卒,备倭各卫,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人了,不妨如此,就拨入南京,在五军营中担任职务吧,他本是世袭千户,而今,赐他一个伯爵,倒也说的过去,诸公以为呢?”
众人点头,那世袭的千户、百户,在大明虽然比较泛滥,不过这伯爵,却是不轻易赏赐的,除了洪武年间一次开国功臣的受封潮,接着便是文皇帝靖难而敕了一群辅运功臣,在此之后,这爵位就轻易不授予人了。
刘健颌首:“平倭振奋人心,钦赐钱谦伯爵,调入五军府亦无不可,至于封号,则由礼部来断就好了。那么那举人叶春秋呢?此战叶春秋功劳可是不小啊,宾之,你曾在礼部之中坐过堂,不妨来说说看。”‘
李东阳颌首点头,他沉吟道:“叶春秋文武双全,确实是个人才,小小年纪,有此大功,很是不易了。”
这算是先给叶春秋定了性,他环顾四周,见无人反对,便又捋须,呵呵笑道:“此子救宁波于危难,立的又是首功,按理,是该赠个世袭官,而后入亲军的,不过他是举人啊,诸公,难道就甘心让他废了举业吗?他立的是武功,可终究,走的还是仕途……所以以老夫之间,还是赐文勋吧。”
一听到文勋,众人面面相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