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本来就不大(1 / 2)

调教大宋 苍山月 2775 字 2017-04-07

福康这么一说,唐奕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心里话,赵祯、老师,还有一众朝臣给了他无上的信任,让他主导燕云事务,可以说,要人给人,要兵给兵。

唐奕说要往边境增兵,赵祯和文、富更是磕巴都不打一下,硬着头皮扛下所有压力,往边境派兵。

要知道,当年西夏闹得最凶的时候,大宋都没这么大规模的用兵。

为什么如此痛快?

无它,只为祖宗基业!

而这两个月,在唐奕玩命的折腾下,成果斐然确实不假。但是,朝廷这几年攒下的那点“零花钱”,却是一个大仔儿都没剩下。

看着福康认真而可爱的面容,唐奕故作委屈道:“给他钱,他还不要,硬要充什么好汉,这却要怪我喽?”

福康道:“他们也是好心,是不想给你添麻烦。”

“唉......”福康一句话就戳中了唐奕心中的柔软。

为了那块地,为了让老王爷不白死,大宋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上下一心了。这种氛围让唐奕觉得,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算了,一会儿国舅回来,让他去找富相公,尽量帮他们周转一下吧!”

富弼还好说话些,不像文扒皮脾气那么臭。

福康闻言,笑得更甜了,“父皇说得没错呢,最孝顺的不是福康,而是唐哥哥呢。”

“嘿嘿......”唐奕得意憨笑,一点都不嫌害臊。“一家人嘛!”

“......”

福康面嫩,又被唐奕说红了脸。

好吧,唐奕可不是福康心里那个意思。

缓了半天,福康才道:“唐哥哥确是办了件大好事,两位相公也不用再动修河钱了呢。”

“啥?”唐奕一下把手里的书扔了出去。“他动的是修河钱?”

“对呀!倒是苦了河北两路的百姓。”

她以为唐奕一听是修河钱,有点生气了呢,毕竟河修关乎数百万百姓的民生。

不想,唐奕闻言,眼睛一瞪,“那不给了!”

“......”

一听是修河钱,唐奕本打算“接济”一下文扒皮的心思立马就没了。

他和福康想的正好相反:早点把修河钱折腾光才好呢!

......

原因很简单。

庆历八年的大水,余波一直到现在也没平息。黄河改道之后,拖了六七年也依然没有修整。

按说,修河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关系到京东一直到黄河入海口近百州县的民生福祉,唐奕不应该拦着。可问题是,文彦博和富弼在这事儿上脑袋缺根筋,认准了六塔河那套方案。

没错,就是前几年让唐奕拦下来的那套方案,以六塔河水道引大河之水东去。

唐奕很清楚,六塔河承载不了黄河天水,肯定是要修而复决的。

可是,文、富二人不相信,坚持要修六塔河。唐奕不出钱,那他们就自己从朝廷财政里挤钱,反正是铁了心要修六塔河。已经攒了好几年,也快攒差不多了。

那么,唐奕既然不同意六塔河,也知道黄河治理迫在眉睫,他为什么不自己出一套方案呢?

真不是他不想出,而是他没那个能力。

六塔河为什么会复决?原因在哪?他很清楚,做为一个理科生测量、造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

那可是黄河啊!唐奕本事再大,也只存在于理论。况且,水利并非他的专业,真的让他去治理黄河,他自认没那个本事。

而且,北宋时期的水利技术,也达不到永绝后患的水平。

他不是不想修,而是修不了,至少现在是真修不了。他在等......

等沈括,

沈括主持通济渠疏通,那不但是联通南北的大工程,而且于大宋来说,也是一次万载难逢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唐奕让沈括盯在工地上好几年,说实话,有点委屈了这位大科学家,沈括之才不只是一条通济渠。

但是,换成别人,唐奕不放心,只有沈括才能把修通济渠所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都整合到一块,从而积累下宝贵的经验,等时机成熟之时用到治理黄河上。

唐奕现在不修,想的是,要么不修,修就要修得像通济渠一样,起码百年无患。

他是想一劳永逸,彻底治服黄龙。

他再也不想今年修,明年溃;再也不想大宋的史书上写下——“是年河宁”,这样庆幸而又无奈的句子。

所以,一听文扒皮把修河的钱给挪了,唐奕心说,还是让他挪吧,没钱也就消停了。

————————

福康在唐奕这里又呆了一会儿,“掐着”时间走了。

果然,她走了还没一刻钟,萧巧哥与君欣卓就回来了。

看到她俩进来,唐奕不禁恶趣味地想:咱这日子过得也是没谁了,佳人相伴都得排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