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极为复杂,他对于沈哲子真是有一种发自肺腑、难以遏制的嫉妒:“才大不用,位高才虚,此两桩俱都大害时贤。沈维周独能免于此害,可谓幸甚。肃祖英主,虽只执位数年,但却能够肃清内外,匡正伦理。然其毕生所重之才士,唯沈维周一人而已,余者纵有亲厚,难为并论。上下相得,才为时用……罢了,庸才不敢妄论命数,其人非我能量。”
“赵主猝然弃世,羯国乱局已定。大才之士正当国用,王业复兴已是端倪可见。今日相助子重,未可言之无私,请子重归去言告沈维周,若是来日真能扫荡群逆,归鼎故国,请略念祖某寸丝之助,稍护家兄清誉不受劣弟所害。祖某如今不敢再有远望,家人受我所累穷奔羯国,若能侥幸劫余,还望沈侯稍加顾望。”
辛宾转述至此,已是肃然拱手深拜,可见祖约当时应是此态。
“祖镇西慷慨壮节,晋世一流,必将彪炳史册,光耀千古,岂是俗尘能染!祖士少以此托我,终究还是稍欠自知,也稍欠知人。”
待到听完辛宾的转述,沈哲子又是长叹一声。不过对于祖约冒了这么大的风险提供帮助,仅仅只是通过辛宾向他提出这么一点近乎卑微的请求,也让他感慨良多。
辛宾在奴营待了这么久,所需要汇报的情报当然不止眼前这一点,像是奴军眼下具体的军务,还有关于钱凤的讯息等等。但沈哲子眼下却没有时间再听他详细汇报,在听完这些之后,当即便让军医前来为辛宾处理伤势,自己则转头发布各项进攻的指令。
虽然辛宾讲了不少,但是对于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还是没有什么太大帮助,所以在场几名将领对此仍有保留。
沈哲子眼见诸将迟疑之态,先是笑一声,继而才在大案后说道:“我虽然深信辛士礼,但却绝不会轻信祖士少。为何笃定世龙已死,季龙将逃?昨夜梦中扼杀双虎,今日便有士礼越营来告。世龙、季龙,俱为胡中悍士,天意入梦警我,时机稍纵即逝!”
路永等人听到这话,不免哑然,驸马既然这么说,真假暂且不论,但战意已是炽热难阻。而且这一战淮南军早已经准备充分,一触即发,此前一直蓄势不动,其实早已经逼近临界点,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将之引爆。
所以,众将便也不再力劝沈哲子,俱都俯首受命。
淮南军这里早已经备战完毕,只是此前郗鉴来告还需要几天时间用于动员。沈哲子也清楚徐州军是个怎样的形势,不要说再给郗鉴几天,再给他几个月还是会差一点火候。
此前说是等待徐州军,其实也是他给自己的一个借口,对于这一战仍然存有些许迟疑,毕竟此战乃是主动出击,不同于以往的几次作战形势。他这一声令下,或将直接影响到日后整个天下局势的走向,任何可能都会发生,所承受的压力之大非常人能够想象,而表面上还要保持胜机笃定、成竹在胸的姿态,也真是有些苦不堪言。
所以,他也是需要一个外部的微小变数来敦促他早下决定。哪怕辛宾今次归营带回的消息并非眼下这般,而是石勒依然康健,奴国局势平稳,且有援兵将至,他也依然会下令进攻。因为事到如今,外部任何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弯弓已成满月,若再久蓄只是自伤。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先干一仗再说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