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合同如雪片!(一)(2 / 3)

得分狂魔 龙骨粥 4500 字 2017-09-24

阿根廷,似乎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狮子打盹儿了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谁能知道,就在美洲杯结束,奥运会开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雅典的局势愈发恶化。考虑到安全问题,最终,这支美国队12人名单中,只有2人去了雅典,剩下的球员只能是临时拼凑,找了一帮NBA二线球星领衔。

甚至连教练都换了人选,引咎离职的乔治卡尔,带着他的开放式进攻离开了梦六队,取而代之的,是治军严厉、不苟言笑的名帅拉里布朗。

顺带一提,当时鼓起勇气不畏艰险,最终来到雅典战场的美国一线球星,一个是向来以一往无前勇不可当著称的战神阿伦艾佛森。

另一人,则是两年前在电视机前,目睹美国队被阿根廷队撕碎,看着自己刚刚认识的新队友大杀四方,却只能身在美国干着急的历史第一大前锋——蒂姆邓肯。

于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美国队虽然少了不少一线球星,但好歹也有艾佛森、邓肯、马布里、勒布朗詹姆斯、安东尼、韦德、马里昂、小斯等等悍将,揭幕战面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波多黎各,美国人压根没有半点担心。

然而两个小时后,比赛结束。

92比73,梦六队,得到了美国队在奥运赛场上的,历史第三场败绩。

波多黎各球星卡洛斯阿罗约,一个人就撕碎了美国队的防线,狠狠羞辱了拉里布朗引以为傲的强悍防守,掀起了一股进攻狂潮,打的美国队根本找不着北。

此时,人们还能够用“临时组队”、“磨合不利”等等接口搪塞。

但梦六队——日后被媒体、球迷、专家们称作是“噩梦队”——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险胜希腊和澳大利亚,美国队磕磕绊绊的来到小组赛第四场。站在他们对面的,是2000年奥运会中,惜败给美国队的欧洲劲旅立陶宛。

当年,立陶宛的头号球星——欧洲之王贾斯科维休斯,错失了可以反败为胜的压哨三分,失利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头顶,四年时间,都没有散去。他甚至因此而没有急切的想要加入NBA,一直在欧洲赛场苦练,就是为了寻求一个复仇的机会。

于是,梦六队,又输了。

贾斯科维休斯完成了完美的自我救赎,轰下恐怖的28分,胜利之后,欧洲之王仰天长啸怒吼捶胸的场景,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一场战胜来划水看球星的安哥拉,美国队以小组第四出线,在种子队中排名最低。

一系列的失利,终于唤醒了美国人的热血。

四分之一决赛,面对之前保持全胜战绩,正要逐渐走上历史巅峰的西班牙队,斯蒂芬马布里在距离三分线还有一大步的情况下,不断的百步穿杨,用NBA级别的三分球,给欧洲球队好好的上了一课。

全场,马布里轰下31分,一举刷新了当届奥运会的单场得分记录,也让美国队挺进四强。

“梦六队终于醒了!”

人们开始惊呼,美国队总算找回了昔日的王者风范。虽然这一届梦之队的球星成色,似乎和之前的梦之队有较大差距,但好歹也是一帮在世界最强篮球联赛中打球的明星球员,真发起狠来,照样无人能敌!

来到半决赛赛场,美国队信心满满,气势如虹。

而站在他们对面的,是一个老对手。

潘帕斯雄鹰,阿根廷。

那个穿着五号球衣的左手将,更是曾经给过美国人最为噩梦一般的体验。

马努-吉诺比利。

底线中投,接应三分,抢断快攻,后场长传,变向突破,篮下杀伤,急停后仰,扭曲抛投……

吉诺比利,杀红了眼。

第四节剩下4分半钟,阿根廷人领先了11分,梦之队,似乎又一次,要面对惨痛的失利了。

美国人,终于再次梦醒。

上篮二加一,马布里单骑闯关纵横全场。

前场篮板,奥多姆长臂一揽打板得分。

被命中三分,马布里回过头来,再度贡献二加一。

被打出反击,艾佛森底线妙传,马布里再次强行上篮得手。

阵地战被内线取分,奥多姆控球一条龙反击得分。

最后时刻,马努-吉诺比利,眼神如刀。

飘然长传,前场,一个全世界球迷都不太熟悉的长发内线,穿着阿根廷球衣一路狂奔,接球之后在飞人杰佛森头顶暴扣得手。

沸腾!

阿根廷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拉里布朗快步上前和对方教练握手,随后迅速离开了球场。

留下梦之队的球员们,目瞪口呆,一言不发。

再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美国队在季军争夺战中获胜,拿到了第三名。

而阿根廷则继续高歌猛进,拿下了世界冠军。

从那之后,美国队痛定思痛,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和球员提前签订为国效力的三年协议,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