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微拱手对张辽道:“将军高瞻远瞩,诚乃当世名将!”</p>
张辽并非是自矜之人,面对杜微的拱手称赞,张辽问道:“先生知我何意?”</p>
“那刘璋自授柄于将军,将军不过是顺手接来。此战必是击溃刘璋最后一战!既与刘璝约定三日之后,那成都城岂不尽皆观望成败?而刘璝一旦军败,是使成都军民尽皆丧胆,如此便可不战而破!”</p>
毫无疑问,成都之外的这一战,将真正决定刘璋是否还能够稳坐成都。</p>
刘璋虽然寄希望于刘璝能够拖延张辽兵马,而后自己据守城池,等着严颜来救。可是刘璋实际根本不懂军心、民心、士心!</p>
张辽约定三日之后,其实是要让成都所有人都将目光集结于此战。有三天的时间发酵,足够将成都城所有人的情绪提到最高点。</p>
而在这个“最高点”,张辽要全力一击!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将成都军民的信心扫除干净!</p>
没有什么丧失了斗志更可怕!</p>
在成都数十万人面前将刘璝击溃,这是张辽这个决定的用意所在,如果事成,极有可能免去攻城之苦,也可以免去更多的生灵涂炭。</p>
张辽的立意出发点无疑与杜微的观念是一致的,这也是在张辽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杜微没有丝毫异议的原因。</p>
但是,杜微其实也只说对了一半。</p>
“先生所言不错!不过,我也确实想给刘璝将军一个体面。辽从军十数年,最是敬佩忠义之士,那刘璝岂不知出城是送死?然而却能如此决绝,可见其不失为一位名将!名将当有名将的归所,这是辽对刘璝将军的成全!”</p>
张辽见多了生死,唯有如这等忠义且视死如归的人往往会令其动容。</p>
智计取巧当然也可以攻破成都,可是这样得来的成都,恐怕人心不服,将心不服。</p>
对一个决意死战的将军,战场才是最好的归所。</p>
本来自</p>
本来自:///html/book/42/425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