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夜战竹林</p>
吴班接获宋喆捷报,于是带着兵马迅速赶,在这竹林湾暂时驻兵。请大家(#……)</p>
其时天色已晚,李乐对徐晃道:“将军是否下令地扎营,明日再战?”</p>
徐晃看了看天色,对韩暹、李乐道:“不急!有人自会替我们扎好营寨!”</p>
韩暹惊问道:“莫非将军欲趁夜劫营?”</p>
徐晃慨然笑道:“吴班定会在竹林湾为大军扎好营寨,盛情难却,徐晃岂能‘失礼’!”</p>
李乐则有些担心道:“吴班手下兵马不下万,将军此举是否过于冒险?且若其有备,我军又无营寨,岂不是处于两难之地?”</p>
徐晃不禁问道:“何谓两难之地?”</p>
“攻而无隙可进,退而无寨可守,岂非两难之地?”李乐对徐晃说道。</p>
韩暹、李乐毕竟不如徐晃,无论是胆气还是行军谋略。当然徐晃跟贾诩等人相确实是有差距,但是对于一般将领来说,徐晃当是出类拔萃,毕竟从军十数年。</p>
徐晃令丁立先行刺探,是为了骄敌,同时也是探探虚实,其最终目的便是为了今夜一战。此时若在此安营扎寨耗费军力,徐晃当然不允,他要所有人养精蓄锐,一战而令敌军胆寒。</p>
面对韩暹、李乐二人的担忧,徐晃鼓舞二人道:“二位思虑周详,但用兵者贵在一鼓作气,若筑营寨,是心有守意。本将军必使众将士知有进无退,而后可聚千钧之力,一战摧敌锋缨!为汉王大军荡平前路障碍。”</p>
韩暹、李乐二人听了徐晃的话,当下明了,于是问徐晃道:“山道难行,大军难以聚力,将军如何劫营?”</p>
徐晃早有打算,于是安排二人道:“我与丁立率精兵五千在前,李将军领兵五千为我掠阵,韩将军将其余兵马随后!”</p>
……</p>
竹林湾,从阳平关至白水关途,难得的好风景。依山傍水,间地势相对平坦,正是暂时驻兵的好地方。</p>
吴班早早做好了规划,要在竹林湾暂时做休整,这也是吴班令宋喆领兵先行抢占竹林湾的原因之一。</p>
在这一路,只有竹林湾这个地方可以将万的兵马齐集在一处,如此也对于行军安全来讲,也是极为有利的。</p>
吴班本不知徐晃虚实,因此才做了这一手准备,但是经过宋喆与丁立之间的小试身手之后,吴班觉得自己或许是高估了徐晃。</p>
大军前行,其锋必锐,当为全军首。但是徐晃这派出来的先锋将竟是如此羸弱不堪,想必徐晃不过平平。</p>
既然宋喆建功,吴班于是将安扎营寨的工作也一并交给了宋喆以示信任。</p>
虽然这项工作并不算是个好差事,但是宋喆却丝毫没有不满,反而很是高兴。</p>
只有无事可做的人才是可有可无不被领导信任的,劳累其实意味着一种赏识。</p>
不过宋喆哪里会有什么劳累,他又不必动手,只是在一旁挥着鞭子监督而已。</p>
手下众人刚刚经历了一番厮杀,气力本有所不足,做起事来难免有些行动迟缓,但是宋喆却丝毫不体恤将士,反而不断呵斥那些劳累过度的士兵,以此显示自己的威严。</p>
宋喆可不想这时候让吴班看到自己手下有气无力的样子,他自己更是要装出一副治军严明的形象。</p>
这本是个无耻之人,作威作福都是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这类人表现欲极其的强,但实际确实外强干。</p>
满瓶水不响,半瓶响当当,指的是这类人。</p>
辱嫂弑兄的人,哪里会有什么操守,对自己亲人尚且如此,对手下将士更加残酷。</p>
手下将士无不鄙夷宋喆这番模样,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在军,生杀大权都在将军们手里,士兵们也只好忍气吞声。</p>
入夜之后,晚风袭来,四周的竹林纷纷向白水关方向倒去,似乎预知着今夜的结局。</p>
吴班军安然入睡,在他们心,已经败了一阵的徐晃肯定是缩回去安营扎寨等着自己来攻。</p>
不单是普通将士们,连吴班也并不觉得徐晃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p>
徐晃在丁立的带领下,来到了竹林湾外,躲在暗处远远的观瞧,竹林湾火光一直延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