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了!</p>
司马徽激动的前抓住司马懿的手,笑带泪的说道:“真是仲达呀!多年不见,你竟长的我都不认识了!”</p>
司马懿笑道:“侄儿年岁渐长,但却从不敢忘了伯父赠字之情,今伯父大寿,侄儿略备薄礼,请伯父笑纳!”</p>
说罢,司马懿便示意手下将寿礼抬了来。</p>
司马徽见到司马懿本心欢喜,当看到抬来的礼盒揭开的一角露出的金灿灿的光芒时,心更是别提多高兴了!</p>
“好好好!仲达如此厚情,伯父我却之不恭了!来来!快快随伯父进来!”司马徽一面示意管家接下寿礼,招待司马懿手下,而自己则亲自领着司马懿往庄进去。</p>
司马徽的神情都被司马懿丝毫不漏的看在眼里,论察言观色的本事,司马懿当属一流,要不然当初在西城汉水河边也不会被汉王呵斥了!</p>
虽然对汉王司马懿不敢在妄加揣测,但是现在却正是发挥的时候。</p>
从司马徽的言行举止,司马懿看到的是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精明。</p>
话说这司马徽又有一个别号,叫做“好好先生”,“司马称好”的典故便是来自于此。</p>
其实原来的司马徽也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自从避祸客居荆州,司马徽便开始有了“事事称好”的习惯,这也是一种存身策略。</p>
凡事称好,从来不得罪人,只有这样司马徽才能够在这乱世获得如此自在逍遥,日子也才能活的如此滋润。</p>
一个逃难避祸的人,数年之间便拥有了一座庄子宅院,还能得到荆襄名士群体的集体推崇。</p>
想要达到这个样子,光有才恐怕也是不够的,还得情商高啊!</p>
司马懿送的寿礼如此丰厚,司马徽瞟了一眼,只有极其短暂的神情变化,却也没有逃过司马懿的眼睛。</p>
见到司马徽的样子,司马懿心便有了数。</p>
纵然司马徽是学富五车,乃至学究天人,最终也逃不过一个“贪”字。世人皆是如此,贪钱、贪权、贪名、贪情,鲜有不贪之人。</p>
不过司马徽还算是隐藏的极好的,这转瞬即逝的表情,一般人哪里会看到到呢?</p>
这也可见司马徽既对财物有所着迷,却也只在名声范围之内有所贪恋,钱财与名声之间,还是更在乎名声。</p>
与这样的人相交,一者戴高帽,二者厚之以利,有这二条,事情好办多了!</p>
本来自</p>
本来自:///html/book/42/425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