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阳高才(2 / 2)

汉中王传 天子湖钓叟 3144 字 2017-10-21

司马一开始是周王室的官员,所以也理所应当是跟在周王室身边。</p>

周平王即位后,由于镐京被战火摧毁,周平王在晋侯、卫共伯、秦襄公等诸侯保护下东迁到洛邑。在此时,司马开始分为了三支。这三支分别进入了晋国、卫国、秦国。</p>

史载:“其在卫者,相山”,是说到了卫国的一支,后来成为了山国的相,这一点在《战国策》也有记载:“司马喜三相山”。</p>

晋国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这一支司马繁衍于赵国,后来司马卬出任赵国将军,被项羽分封为殷王,后来投靠了汉高祖刘邦。这一脉下来有征西将军司马钧、豫章太守司马量、颍川太守司马儁,司马儁之子为司马防,司马防之子便是司马懿!</p>

司马懿乃秦末殷王司马卬之后,这在史籍是有明确记载的。</p>

而司马徽的家世则稍显神秘一些,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踪迹。</p>

实际司马徽乃是司马三支的秦国一支!</p>

司马分支进入秦国之后也是人才辈出,名将司马错、司马靳便是这一支司马的杰出代表。</p>

而到了汉武帝时,则有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迁。司马徽正是秦国司马一脉,正是司马迁后裔。</p>

《重修太史庙记》如此记载:“司马子长四柱为甲寅、戊辰、庚午、丙戌,寿七十三岁,卒于丙寅年九月初四日。有二子,长临,字与仲;次观,字何求。史通,临之孙也。莽为安汉公,封史通。史通避莽乱,偕逢萌居嵩阳。司马徽正临嫡派,今子孙或在洛阳,同姓;或在襄阳,马姓。辟刘宋之祸,去司返高门。又有女为杨敞夫人,敞后传帝二世,前五代终始,皆子长之裔也。而观裔司马君实,与临裔司马徽,皆别有不朽,以德不以位……”</p>

意思是司马迁有二子,长子司马临,次子司马观。司马徽乃长子司马临之后,而后世司马光则是司马观之后。</p>

后世有司马改姓“同”、“马”的都是为了避灭了东晋的刘宋之祸,毕竟那时候凡是姓司马的都有可能被杀。</p>

之所以改姓“同”、“马”是因为“司”字加一竖便是“同”字,而“马”自则是拆开单独使用,还有姓“冯”的也有可能是司马改姓而来。</p>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只是为了辩驳源流而已。</p>

本来自</p>

本来自:///html/book/42/42544/index.html

由于xx问题不能显示::大文学小说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