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南郑兴兵</p>
司马懿提出先取巴西一郡,然后坐观大局,若有可乘之机,再南下巴蜀,若无可乘之机,则汉再益一郡之地。请大家(%¥¥)</p>
刘征见没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于是点点头说道:“仲达说的有理,事不可急,与其冒险强攻蜀地,不如先下巴西。诸位将军!你们手下各部人马现在练的如何了?”</p>
说道这一点,众人脸立刻浮现出满满的自信。</p>
“汉王放心!俱已得心应手!”徐晃第一个说道。</p>
徐晃似乎着急着出征,看起来急不可待了!毕竟这是再次据稳汉后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不单是徐晃,所有人都迫切的期待阵杀敌立功。</p>
“公明莫急!此次出征你不必随行!”</p>
刘征的话仿若给徐晃泼了一盆冷水,这令徐晃很是不解,也很是沮丧。</p>
“末将所部兵马日夜操练,虽然算不天下骁骑,但也是兵精将勇,汉王为何不令我为先锋?”徐晃郁闷的问道。</p>
刘征当然有自己的打算,徐晃想要建功的心情他也可以理解,但是刘征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徐晃。</p>
“公明不必多说了!此次南征,由我亲自挂帅,张辽、张任、张绣三将所部随行,你留下来为我守好汉!此行山道险阻,和先生年事已高,也随你留守汉,策应左右!”</p>
贾诩听了刘征如此安排,全然不似徐晃那般失落,脸有的只是凝重,当即便领军命。</p>
徐晃还在郁闷之,刘征作色道:“公明不想留守也行,你可以问问诸位将军,如果有人愿意跟你换,我让你随行南征!”</p>
三位张将军听了刘征的话,赶紧摇头,徐晃一看,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这几人当然不愿意留守汉。</p>
“末将谨遵王命!”徐晃丧气的说道。</p>
“既如此,众将听令,明日出兵南下,此行务必拿下巴西!”刘征当堂下了出征军令。</p>
第二日,张辽领军为先锋,张任领军随后,二路兵马先行半日,刘征自将八千亲兵为军,张绣押后,兵分四路,依次往米仓山越去!沮授、阎圃于汉征发民夫,运送粮草支应。</p>
徐晃看着大军远去,心里别提多失落了。一旁的贾诩却并无一丝失落之感,但面色却很凝重。</p>
“先生乃军师郎将,为我军谋主,此次却被留在汉,为何一点儿也不丧气?”徐晃不解的问道。</p>
贾诩拧着的眉头始终没有松开来。</p>
“徐将军不愿守城,却不知守城之重远胜于冲阵杀敌啊!”贾诩摸着花白胡子望着远方说道。</p>
徐晃当然知道守城也很重要,但是他并不觉得非要自己守城。在徐晃的眼里,如今汉安定,说是守城,其实近乎无用。</p>
徐晃长叹一口气对贾诩说道:“和先生也知我跟随汉王最久,但自当初离了洛阳起,汉王每有兵事,徐晃鲜少被任大将。凡分兵出击,二路统帅多为远。分兵陈仓、设汾水关,乃至雁门大战据守三关,破鲜卑分兵追击,都不曾得任。先生能够体会徐晃心困顿吗?”</p>
“将军何困之有啊?你只知汉王未曾任你为偏帅,却不知汉王为何不任你为偏帅对否?”贾诩反问徐晃道。</p>
此一语令徐晃很是不解,于是对贾诩拱手请教道:“还请先生为我分解!”</p>
贾诩面对着徐晃问道:“每有大事,你不是留任后方,便是亲随汉王,是也不是?”</p>
徐晃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p>
贾诩呵呵笑道:“将军并非愚笨之人,却为何看不出自己在汉王心之重?古者父征子守,兄征弟守,将军虽不得为偏帅前锋,但在汉王心却远胜偏帅前锋。能够将后方交付之人,必是人主最亲之人!将军也说自己追随汉王最久,若不任将军守城,谁还能将军更让汉王放心?”</p>
贾诩的话对徐晃来说可谓是拨云见日!徐晃一直想的是随在汉王身边,冲阵杀敌,却不曾想过自己才是汉王最放心之人!</p>
“先生一语惊醒梦人!徐晃跟随汉王如此之久,竟未曾领会汉王心意,实在是糊涂的紧啊!”徐晃自责道。</p>
贾诩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p>
“如此说来,先生在汉王心之重,当不亚于徐晃啊!”徐晃由自己也想到了贾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