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袖子带着人下了田地。</p>
二老觉得不好意思,还想自己手,刘征与周群力劝,这才安稳坐下。</p>
“老伯家田地有多少?”刘征关切的问道。</p>
老者面带笑意的看着刘征回答道:“多亏了汉王照顾,当年老汉来到汉,官府分了老汉一家百亩田地!良田薄田各足有五十亩。”</p>
老者说起这事儿,人也显得兴奋起来,对于农户来说,没有田地更重要的东西了,有了田地,便能够有收成,有了收成,才不至于挨饿,这便是农人心最浅显,也是最重要的道理。</p>
汉亩非今亩,汉亩约为今亩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之间。汉代粮食产量虽不高,但五口之家,百亩亦足食。</p>
刘征听到二老需要亲耕百亩之田,可以相见这得多辛苦,于是问道:“老伯年事已高,如何能耕百亩?”</p>
老汉惋惜的回答道:“哪有力气耕作百亩田地啊,近些年来,年岁见长,早已不再耕种薄田,只留了眼前这五十亩良田,也盼有个好收成。”</p>
“那薄田岂不荒废了?”刘征惊讶的问道。</p>
当年自己下令全民垦荒,开出了田地数万顷,若真的被荒废了,那可惜了!</p>
老者既感恩又惋惜的说道:“如今汉人人有田,户户有地,衣食丰足,那薄田费力却欠收,许多人早都不愿意耕种了。”</p>
刘征不解的问道:“这薄田良田因何区分?”</p>
老者耕作了一辈子,自然最是熟悉,于是为刘征解释道:“河水灌处,大多为良田,雨水灌处,则多薄田。”</p>
古代耕作多用河水,凡是河水能灌溉到的地方,由河水带来的养分便能使田地变得肥沃,这便是古代田地肥料的基本来源。</p>
本来自</p>
本来自:///html/book/42/425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