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刘虞(1 / 2)

汉中王传 天子湖钓叟 2902 字 2017-10-21

第一百一十九章宗正刘虞</p>

对于这个时代的礼数繁节,刘征越来越应对自如了,也并没有什么感觉不舒服。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化,不能以今人的目光去审视古人,刘征要做的,是融入这个时代,因为格格不入的人始终是要被淘汰的。</p>

封王大典在第二日举行,这是早由贾诩择好的良辰吉日,封王台和需要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p>

封王之日,晋阳城,无论刘征手下将官,还是治城官吏,以及稍有些名望的大族公绅,全部都到场观礼。</p>

百官会,位定,谒者引光禄勋赵温前,台下所有人跪拜在地,赵温先拜汉室诸先皇,而后起身拿出策,举手对台下说道:“天子制诏,以大将军刘征为汉王!”言毕,赵温向刘征奉策,走下台,跟其他人一样跪拜在地。</p>

谒者又引尚令荀彧前,荀彧东面而立,从侍者手接过王玺印绶,转送刘征面前,刘征双手接下,递给侍官。荀彧也下台跪拜。</p>

最后便是宗正刘虞,在谒者引领下,前授予刘征王服玉带、错金配刀,继而下台亦跪拜。</p>

刘征将诸礼仪服递给侍官,转身跪拜汉室诸先皇,又向长安方向,跪拜当今天子,再拜礼毕,刘征起身,众人称贺,王礼遂成。</p>

安排好宗正刘虞和司空赵温,刘征将荀彧招来。二人数月不见,皆是信来往,不免有许多话要说。</p>

“若啊!你我可足有半年没见了!长安一切安好?”刘征问道。</p>

“多谢汉王关心,荀彧诸事如常,倒是夫人对汉王十分挂念。”</p>

说到皇甫宁,刘征何尝不想念她,还有他们的平儿。此次出征转眼便是离家数月,平儿怕是快能咿呀学语了。</p>

想起这些,刘征心充满了愧疚,时局所迫,天下州郡多虎视眈眈,若是没有自己亲自坐镇军,恐怕事情不那么顺风顺水了。像袁绍那样的人,谁知道会做什么呢?</p>

“此处战事,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尽头,夫人与平儿请若帮忙照看了。”刘征对荀彧说道。</p>

荀彧点头称是,继而问刘征道:“此次封王之议,我在信已经写清楚了,不知道汉王如何看待?”</p>

刘征收起伤感,严肃说道:“封王非我意,打破常例,对我未必是好事!但是事已至此,却也不得已,但愿朱符等人只是想巴结于我!若你怎么看这件事情?”</p>

荀彧面有忧色说道:“有一事,我一直觉得很怪。据我所知,这朱符近来与朝公卿走动频繁,而且这朱符与北军刘备来往也不少,属下觉得此事或许应该注意。”</p>

说到刘备,这可是刘征亲命的关守卫统领,刘征把三万兵马都交给了刘备,自然是相信刘备,即使看不清刘备,那关羽、张飞二人,刘征是绝对相信的。</p>

“朱符为城门校尉,按制也在刘备统辖之下,若多虑了。不过这朱符与公卿走动这么频繁,可见其人野心不小。恐怕这封王之议也是朱符用来加官进爵献的殷勤。”刘征分析道。</p>

“那朱符的官职是否需要调整呢?”荀彧问道。</p>

刘征生平其实很看不惯这样溜须拍马之徒。当初众人齐聚长安时,刘征便从曹操口大致对朱符有了一个判断。当时曹操对朱符不置可否,刘征还不太相信,毕竟是太尉朱儁的儿子。</p>

朱儁为人,天下皆知,而且其次子朱皓在黄门侍郎任也毕恭毕敬,谨守本分,想来朱符也当如此。不过此次封王之议,倒是让刘征相信了曹操的判断。</p>

“阿谀之徒,岂能身居高位?这朱符若非朱儁之子,此番我反要降他的职,让他继续当他的城门校尉!”刘征没好气的说道。</p>

“我明白了!那朱太尉、王司徒等反对封王的人那里需不需要有所表示呢?我的意思是,不能让王公不合,这对汉室不利。”</p>

荀彧的话,考虑确实周全。刘征也明白朱儁和王允并不是真对自己有意见,只是对朱符等人的行为很厌恶。</p>

“若提醒的好!朱太尉和王司徒都是一心为国的人,我想此议反对封王也绝非是有私心,你回长安后,代我前去问候二公,表明心意,勿使心生嫌隙。”刘征交代荀彧道。</p>

“汉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荀彧问道。</p>

刘征想了想说道:“若办事,我放心!其它没有什么了,相信以若的才智足够应对了。”</p>

“那好!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