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雁门也旦日不保。而且据军报所言,鲜卑人似乎准备南下晋阳。”</p>
听到鲜卑纠合了十几万的人马,皇甫宁和马云禄都不由得紧张起来。</p>
“大将军只有六万兵马北伐,还与牛辅经历了数次大战,这剩下的人马能抵挡住鲜卑吗?”皇甫宁担心道。</p>
“这个夫人放心!鲜卑虽众,但多乌合之辈,战力并不会有多强。以大将军的智慧和其他将军的能力,要应对鲜卑,并不是难事,只是是时间怕是要拖下去了。在下分析,极有可能要到明年春夏之交。”</p>
“荀大人怎么知道战事要拖到明年?”皇甫宁追问道。一般女子对于战事完全不懂,若是听到荀彧这样的话,那便是安心等待便是了。</p>
荀彧见皇甫宁如此执着想问,于是回答说道:“鲜卑乃方出之箭,其势甚猛,加之拥众十余万,犹溃穴之水,不可强堵。大将军只能选择步步为营,挟关隘险要以弱其锋。如此,战事当迁延入冬。北地冬雪如盖,人马难行,所以必须等待春夏之交,雪融冰消,大将军才可以调集各路兵马,破鲜卑于边塞。”</p>
荀彧的话,说的很清楚,皇甫宁自然也认同,便不再多问。</p>
其实在旁人看来,刘征完全可以亲自给皇甫宁写信。但是荀彧和皇甫宁都明白刘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p>
从汉起,刘征治军便极其严格,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所以,自出兵后,刘征从来便只有军报,没有私信。皇甫宁知道军旅规矩,对刘征并没有怨言。</p>
荀彧是个聪明人,所以每当接到军报,除了报知天子公卿,第一时间便是亲自来到大将军府,向皇甫宁通报。其实这必然也是刘征心所想,以刘征对荀彧的了解,他相信荀彧知道怎么做。</p>
本来自</p>
本来自:///html/book/42/425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