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一下张三丰,让杨丰感觉颇为愉快……
话说老张的确不能让他满意。
虽然张三丰是不是自称过大元遗老这个很不好说,但他的确没有参与过反元,在湖北百姓为推翻元朝而血战十几年的时候,他实际上是作为看客在武当山上,哪怕山下基本上就可以算战场了。此前南琐北琐两支红军在襄阳南阳一带和元军血战,孟海马所部主要活动区就是武当山,房县均县都是这支义军战场,最终他们战斗直至全军覆没,但张三丰依然是在武当山上继续做看客。
这就很不应该了。
吓唬一下也算对他的惩罚。
至于以后他如何选择那就与杨丰没什么关系了,一点五倍的灵魂能量又如何?在杨丰面前依然是蝼蚁,哪怕大一点的蝼蚁也是蝼蚁。
这个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过客。
杨丰在陈友谅处待得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他一直待到了初夏,在这期间迅速帮陈友谅建起钢铁厂,依靠大冶铁矿相对优质的铁矿,再加上顺流放下来的萍乡煤炭,建起了二十座一吨级生铁炉和两座五吨级熟铁炉。实际上杨丰惯用的熟铁炉是普德林炉改进版接近于平炉,炼出的东西可以算低碳钢了,再加上水力鼓风和锤锻,同样水力带动的简单钻膛机,甚至还有一台同样水力鼓风的小型坩埚钢炉……
这样就不用他单独制造弹簧片了。
还有硝的提纯以及帝那风格,如果蓝玉还活着,那绝对会做权臣控制朝政,朱老四说不定会被他弄死,然后某一天就九锡了,政治上的事情没有感情可讲,朱元璋再恩宠蓝玉,他一死蓝玉该把他孙子当傀儡还是一样要当傀儡的,朱老四赢了江山还是他朱家的,但如果蓝玉辅佐建文帝赢了这江山就说不定是谁家的了。
李善长的确也有点冤。
但这种事情后人很难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何况他弟弟的确跟胡惟庸勾搭,那么李家这个家族也就没那么干净了。
说到底这是一个战略原则。
对于朱元璋来说既然定下了要最大限度为自己孙子清除威胁,那么他就不能放过任何潜在的威胁,这些老人都是和他一起的,本身不会对他对朱家有什么真正的尊敬,毕竟互相知根知底,他活着当然能够镇压住,他死了,就凭他孙子那种柔弱的性格根本镇压不住。他一不是李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关陇门阀,二不是赵匡胤优待士大夫任凭后者贪赃枉法剥削百姓,那么他凭什么让这些大臣们效忠他的继承人?难道他还指望这些人对他感情深到可以没有一点野心?
这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他还对贪官剥皮实草。
所以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这些人统统死在自己前面。
但他对老百姓没问题啊!
剥皮实草压制贪官,迁移各地富豪于应天还地于民,“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者,数年之中或死或徙无一存者”,盗粮案使全国官吏或杀或流者数万,但结果是从他们手中以这种堪称血腥手段逼出两千多万石之前偷漏的税粮甚至盗卖的官粮。
“民中豪以上者皆破家”。
但可没有穷苦百姓因此而受伤害。
至于朱元璋的恶名……
老百姓负责写历史书吗?历史书不是他们写的,写历史书的人不会记载老百姓获得的好处,他们只会记载这个皇帝是多么残暴,杀了那么多大名鼎鼎的功臣,大名鼎鼎的文臣,使得天下官不聊生,甚至动辄把人剥皮实草株连九族。但他们不会记载那些湮灭于历史的草民得到了什么,而享受到了朱元璋带来的好处的人却没有能力把这些记录下来,最终流传在历史上的只是一个大杀功臣的暴君,却没有人解释一下他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却没有一个敢反抗的。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反抗不会获得一个老百姓的支持。
“替我转告朱元璋,韩林儿非天命之主,不在候选之列,然其父首举义旗为天下先,红巾军北伐亦属有大功于华夏,无论最后天命归何人,他这个宋王的爵位我替他定下了,另外把他送到我这里,以后就算是我的弟子了。”
杨丰说道。
“弟子一定转告。”
刘伯温心情愉快地说。
这就等于天使做主,结束了朱元璋和韩林儿的君臣关系,避免了朱元璋头上顶个背主的恶名,反正这是昊天上帝的旨意,朱元璋也不能违抗啊!是昊天上帝不让他继续忠心于韩林儿的,这是天意不可违,然后朱元璋就可以彻底摆脱这个负担痛痛快快自己称王了。
“还有,我可不想听到他半路落水而亡的消息!”
杨丰似笑非笑地说。
“呃,仙师请放心,这样的事情定不会有的。”
刘基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