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扩军之请(二合一)(1 / 1)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1160 字 2018-01-27

<content>

在子亭守捉静候了小半月,一群衣衫褴褛,如乞丐难民一般的人流涌出了当金山口。

裴旻看着一个个比乞丐还乞丐的人,心底有些感慨,这就是人类求生**创造的奇迹。

当金山西面是阿尔金山,东边是祁连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这两个地方与古代来说就是死亡之所,人力几乎是不可能翻越的。

两山交界的当金山是唯一的通道,这里固然可以为人力所征服,却也是层峦叠嶂,山势陡峻,植被稀疏,纵横沟谷。

在缺衣少食又断水的情况下,孤注一掷,武。

慕容辉才干平庸,学无所成,反倒是浑释之颇有天赋,有战阵之才,弓马娴熟,可堪大用。

慕容延动用关系意图推荐浑释之出仕,却受到了羞辱。

相比唐朝的海纳百川,吐蕃排外之心,无比严重。

别说是浑释之这样的下人,即便是吐谷浑的贵族,也难混一个好的出身。

慕容延也因此下定了决心,他们在吐蕃很难有出头的机会。而对面的大唐,只要有能力,不管什么身份,哪怕是异族,一样能够成为三军统帅,令得自己的族人有一个可以憧憬的未来,而不是一辈子给吐蕃当奴隶,苟且而活。

为此慕容延做足了心理准备,臣自然少不了一阵非议,张说也不表态,而是拿着这封奏章面见了李隆基。

李隆基最近的心情有些烦躁,因为心爱的武婕妤病了,有些严重。

李隆基一怒之下,直接去冷宫探望。

张说终究不是宋璟,没有他那么刚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触李隆基的眉头。

对此李隆基显然十分满意,觉得将宋璟这个老顽固罢免了,是明智之举。

吐谷浑的归附是大扬国威的好事,李隆基在受到裴旻的密件之后,立刻就回了密信,让他尽全力的协助慕容延归唐。

见奏章开头,慕容延率八万族人归唐,李隆基压抑的心情,开朗起来,笑道:“静远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

看着裴旻奏章上的请求,与他们现在的政策不符,略一沉吟道:“张相的意见是?”

张说道:“国公深谋远虑,臣也知兵,深知吐蕃的水土差异,从长远来看,此举有利大局。为大局,未有不可。”

李隆基颔首道:“朕也是这般想的,静远曾说过青海湖的富裕。朕垂涎已久,此事就这么定了。”

张说续道:“那接下来,裁凉州军五千,以募五千吐谷浑兵士也准了?”

李隆基想了想道:“无需那么麻烦,朕敢将陇右、河西十四万五千兵马交给他,就不差多五千。着令河西节度七万兵额上限扩至七万五,以吐谷浑兵补上,让静远莫要辜负朕的厚望,早一日将青海湖归我大唐所有。”</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