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往事如烟(1 / 2)

滴血瞳 丫丫不学语 3329 字 2017-09-30

“什么?”听到了这句话,我和崔明丽都愣住了,崔明丽竟然忍不住叫出了声音。鬼修猛地灌了一口酒,旋即坐在了地上,精神显得恍惚而颓然,顿时我和崔明丽也愣住了,崔明丽赶紧掩住了嘴巴,害怕自己再控制不住自己而发出惊叹之声,我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这么紧张。

“没什么,真的……”鬼修摇了摇头,示意我们两个坐在了他的身边,我们赶紧坐了下来,鬼修把葫芦递到了我的手里面,我接过来喝了一口,鬼修摇头轻笑了一声,只是我有些搞不清楚,这笑究竟是自嘲还是什么别的意思。

“你本就不该出生的,真的……”鬼修摇头嗟叹,而后他讲的话把我和崔明丽真真儿地给震撼了:

鬼修的母亲出嫁的那一天才刚刚满14岁,嫁给了邻村的阿哥。但是在他们那里却有一个风俗,虽不成文,但是这个风俗却被大家都极为看重——女子在出嫁之时,必须哭着出门,是为“哭嫁”!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

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

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四川农村中,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四川北部山区汉族聚居地还残留哭嫁习俗。

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这位母亲当然算得上是入流导演了。

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衬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土家族过去有这样几种不合理的婚俗广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二是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到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

若一个女子被几个男子同时看上并举行了行放炮定亲仪式,男方有时候甚至打倒婚敌来赢得婚姻,当然也有殃及女方安全的;三是抢亲;四是过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女方对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担忧。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种必然。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新娘不仅要对家中的每位亲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那时候的人,看中这个,所以,我的娘自然也免不了要唱了。”鬼修说着,“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我娘竟然一滴泪都哭不出,并且最后就连哼哼两声都不会了,左邻右舍都在传说,别家的姑娘哭嫁,就仿佛是一个泪人,但是我娘快要出嫁了,就老是听到她的欢声笑语,并没有半点哭声。”

鬼修说着轻摇着头,“但是我外公还是一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倒是也没有过多的苛责女儿,虽然村子里面一直在流传着风言风语。但是我知道,我娘那是真的开心,她的心里面还是蛮高兴的,毕竟要嫁的人也算是自己中意之人,是邻村的一个读书人,斯文儒雅,倒是还蛮符合她的心意。”

“这不是也挺好的吗?”听到了这些,我喝了口酒,而后把葫芦又还到了鬼修的手中,但是鬼修却只是摇着头,淡淡地笑了一声,“若是什么事情都如自己所愿,那么这个世界倒是太平了,但是许多事情,和自己想法南辕北辙的倒是占据绝大多数,就比如我的母亲,谁料竟然遭遇了抢亲!”

“抢亲?”我和崔明丽异口同声,但崔明丽顿了顿便又提出了疑问,“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那边不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