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御驾上(1 / 2)

御驾启程,徐徐而行。

朱允文看着惴惴不安的徐辉祖,道:“朕为爱卿斟酒,咱们满饮此杯!”说罢,先给徐辉祖满上,然后举起酒杯。

徐辉祖又往旁边挪了挪,屁股都快坐出去了,诚惶诚恐的捧起酒杯,说:“谢陛下赐酒!”

君臣二人第一杯酒罢。

“爱卿,朕后悔啊,前些时日爱卿在淮水小河大胜,朕一时糊涂,下令把爱卿调回京师,使爱卿不得全功而还,朕之过也!”

朱允文叹息道,他是真的懊恼极了,如果让他早点来到这个时代,他一定不会调回徐辉祖所部,徐辉祖奉命撤退引起了严重的连锁反应,官军在徐辉祖走后不久就遭遇灵璧大败,这就是明证。

而灵璧之战后,朝廷已经无力组织攻势,只能困守京师和长江,双方形势攻守易转,明眼人都知道,朱棣就差最后一步了。

悲之哀之!

徐辉祖心中一惊,皇帝是不会错的,错的只会是下面的人,可今日皇帝竟然向他这个臣下认错,而且还给其他人背了锅,此等咄咄怪事,恒古未闻!

徐辉祖赶紧出溜座位,正想跪拜说话。

朱允文皱眉,探手抓起他,道:“朕之将军,不能是磕头虫之辈,无端端折了大明雄风,坐好了说话!”

徐辉祖闻言,心情一时激荡不已,顺势端坐,其姿如钟,大声道:“陛下只是被小人迷惑而已,臣等不能荡平逆命者,不敢承受陛下的大礼!”

历朝历代,武人多受歧视,不仅仅那些文人,多数帝王也是防贼一样防着武人。到了有宋一代,武人的地位跌入最低谷。及本朝太祖开国,武人开始焕发青春,可惜到了建文初年,皇帝只信奉儒家,武人又一次靠边站了。

而现在。

有君如此,武人有望!

朱允文同样对徐辉祖口中所说的小人感到厌烦,国家有什么喜事时就跳出来叽叽喳喳,指手画脚,等国难当头,要么跑得比谁都快,要么锯嘴葫芦明哲保身。

你还不好把这些人一锅端了,因为越是危难的时候,内部的稳定尤为重要,你举起屠刀大开杀戒,人心就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迟早有你们好看的!

朱允文心里嘀咕着这些,又道:“爱卿多虑了,朕错了就是错了,是非对错黑白分明,没什么好说的。”

皇帝把话说到这份上,徐辉祖只好恭维一句陛下圣明,有古之明君的风范。

到了这里,君臣二人却沉默了。

徐辉祖倒是想和皇帝汇报一下自己此次出征的结果,此次出征他这一支部队不仅及时救援朝廷大军,还大败了燕军一仗,灵璧之战的失礼和他们所部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徐辉祖是带兵之人,部队作战失利,他首当其冲,部队立功了,他也有责任为部下向皇帝邀功。

否则如何服众?

部下一听,哦,咱们为国征战还立了功,回到家了啥奖赏都没有?那下次作战还出啥力啊,还不如回家种田呢!

可徐辉祖直觉的认为,皇帝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心思,朝廷大军都全军覆没了,你这一支偏师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劳也不能改变大势,何须多言?

要是上杆子邀功请赏,只可能有两种结果,好的是皇帝终究脸皮薄,随便赏赐点啥意思一下;坏的是皇帝认为你恃功胁上,不仅枣子没有,板子有的是。

于是,徐辉祖为难了。

朱允文见徐辉祖欲语还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笑道:“爱卿不用烦心了,爱卿所部大胜而返,朕自应奖赏!朕已经让马忠去操办了,这是马忠拟出的具体奖赏,朕命他往重里赏,爱卿看看满意不?”

朱允文拿出一纸文书,递给徐辉祖。

徐辉祖慌忙接过,举于头顶,也不敢看,低头道:“臣知罪!臣只不过微末之功,不敢向陛下邀功,只是……”

我的爹娘哎,果然伴君如伴虎,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还满不满意?有胆子你说个所以然出来?

满不满意,哪个皇帝都得拉黑你!

“哈哈,朕只是和爱卿开个玩笑罢了,赏罚分明这是应有之义,爱卿快看看吧。”朱允文笑道。

徐辉祖又请了一声罪,这才敢打开文书看起来,匆匆浏览一遍,就说:“陛下……这奖赏太重了,臣等不敢受之!”

不怪徐辉祖这样说,因为这文书所言的奖赏就一个中心,奖赏远大于功劳!徐辉祖估算了一下,这大概是以灭了朱棣来奖赏的,不仅他这个等级最高的重赏,下至军中煮饭的火头军都赏了很多银钱,其他部下更不用说了。

“哎,爱卿此言不妥,这份奖赏可能是重了一点点,但除了爱卿,还有谁能当呢?朕只希望,爱卿不要辜负朕的期望而已?”朱允文叹道。

“难道爱卿要抗旨不遵吗?”

徐辉祖只好称罪,苦着脸领下了赏赐,仿佛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爱卿对现在的形势怎么看?灵璧之战后,朕偶有所闻,朝野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