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开业(2 / 3)

重返1977 镶黄旗 6381 字 2024-01-16

总之,为了最大限度压榨出房子的使用率和多功能,能考虑到的,洪衍武几乎都考虑到了。

这还不算完,房子的外观和里面装修的颜色搭配也是洪衍武定的。

他采用了大面积的奶白色加上纯木原色,和铸铁材料的黑漆搭配。

既简洁明了,又利于土洋结合。

一样是模仿房屋预售中心,整出了一股子极具现代感的北欧范儿来。

这就让屋里屋外看上去既有食品行业的洁净感,又很洋气,甚至还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子冰淇淋的奶味儿似的。

所以商店和餐厅的外结构,甚至还没完全完工,商店的招牌还没挂上,就已经在这一片儿驰名远扬了。

尽管附近的老百姓并不能了解到这些房子的具体的用途。

可不知是谁,颇有创意地给这儿起了个时髦,且让人记忆深刻的地名儿,叫“小洋房儿”。

说完了建筑上的规划,再说说经营方针。

这方面,洪衍武更加独有创意。

因为首先从商店名字里的“日夜”二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京南第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商店。

不用多说,洪衍武的灵感主要来自于“711”这样的现代便利店。

今天的人们都了解,便利店和普通商店相比,优势就在于同样的房租成本,却把营业时间延长了一倍。

在经营特色上呢,因为销售的都是急人所急的快消品,价格上也要比普通超市要贵一些。

不过要严格说来,这种经营模式和这个年代的实际需求一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为这个年代,老百姓买东西图便宜,而房租也并不贵。

尤其晚上没什么夜生活,要不是夏天,大家都习惯家待着。

北方的冬天冷啊,就因为这个原因,到今天京城的便利店也远没有沪海和花城发达。

真从这些方面考虑,确实有点不适合。

可没关系,洪衍武想的挺通透,优势劣势,有时候转换就在一念之间。

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表面亏也许是赚呢就看你想全面了,想到位没有。

比如说,这商店的客源就挺有保证的。

没有竞争对手是其一,附近居民晚上一旦产生购物需求,就只能来这儿。

关键是宣传得到位,能不能让老百姓都知道这儿。

其二是他后面背靠“北极熊”的厂子。

要知道平日每天晚上,差不多都有两百号人在九十点钟下班,一百多人要干到天亮。

像这些厂里“轮班倒”的工人不就是最稳定的客源吗

香烟、火柴、面包、电池什么的,属于经常性需要。

偶尔谁破个皮儿受个伤,也得买点棉签、纱布的。

对一些打算偷奸耍滑的老油条,甚至还能卖出酒水、罐头和扑克牌去呢。

再比如说,要从成本角度来说,尽管商店用的是自建房,看似没必要省几个房钱。

可要是利用晚上盘库、补货,那就赚大了。

想想看,白班儿的人累一天了,谁乐意下班后再盘库啊

给加班费都没人乐意。

如果硬性规定,职工不但会闹情绪,也肯定糊弄事。

可真要是货品出入监管不严,那就全完了。

作为任何一个商店,这都绝对伤筋动骨的事儿。

买卖再好,也禁不住自己人连偷带拿,随手糟践的啊。

所以说,二十四小时营业再划算不过了。

夜班盘库没什么人打扰,也顺带手把夜里的钱给赚到了,还省了雇临时工守夜的费用呢。

白班的人一来,货也全补齐了,正好开卖,这又有多么好呢

其次来说,对于商店的利润增长点,洪衍武也早就想好了。

那就是本厂的产品。

拿来既方便,成本又有优势,还不占库存、不占资金,不力推不就傻了吗

但关键是怎么吸引顾客心甘情愿来买。

要知道,“北极熊”的产品,除了普通的汽水、冰棍,大部分可算是奢侈品啊。

最大的消耗方向在国营宾馆和部委、机关、部队的后勤部门。

老百姓家过日子,日常需要并不多。

而且即使偶尔需要,副食店就有售,人家连醋带酱一块就买了,何苦来你这儿单跑一趟呢

所以要想吸引客源,就必须要形成差异化经营。

洪衍武给这家商店的定位就是“北极熊产品的特色专卖店”。

只作为主流商业的补充,以快消品为主,不要求像副食店那样,生活里的百货都一把抓。

他吸引顾客的手段一是品种多,品种全。

就是说,只要是“北极熊”的产品,在这个商店里都能找到。

二就是靠价廉物美。

洪衍武决定,专门针对“北极熊”高价产品,时不时做做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