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衍武和陈力泉携手下水已经十几分钟了,他们真的遇到了难题。
本来,洪衍武的底气,就是依仗着今天干发现的那个长满扇贝的大礁。
可他却没想到,当他们下水之后朝刚才的方向游过来后,那大礁就像从没存在过一样,根本找不到了。
原来,直到这次下海他们才发现,海里和平地果然完全不同。由于海面上有没有明显的标记,实在很难准确判定具体方位。他们也只能找个大方向,凭感觉圈定个大概范围,这自然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正是通过了亲身体会,洪衍武才明白了为什么“老刀鱼”明明知道大礁的事,在他们下水前还唉声叹气没什么信心。他也忽然意识到,“老刀鱼”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因为他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从来都没有过废话。
实际上,“老刀鱼”早就告诉过他们,这海中“定位”是极有讲究,也极为必要的。
照他的话说,游泳技术再高的人,只要漂在水上,就会被浪推流拖,暗暗移了位,再扎下去决不是原来的位置。别说再次下海难以找到以前曾发现过的目标,弄不好就连刚找到的目标也能丢了。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有靠“定位”的本领。
通常“海碰子”们只有一个笨办法解决临时性的问题,那就是留一个人在水面,逆着海浪原地踩水作为标记。
当然,“老刀鱼”也有一个他自己的方法,说起来既简单又高超,不但能解决临时问题,下次再入海也能找到过去发现的目标。
那就是看岸边的固定物,正所谓“风吹浪打山不动”,只有岸边固定不动的两样事物形成的夹角才是最可靠的。“老刀鱼”一直以来,正是靠岸上稳稳不动的山顶或树木,来定住自己的位置,才能确保那浪下的暗礁永远不丢的。
所以说,谁也不怪,要怪只能怪洪衍武他们自己。就是因为他们刚才捞出海货后太过得以忘形,把“老刀鱼”的这项嘱咐抛在脑后,忘了确定自己的位置,才会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
另外,目前对洪衍武他们不利的情况还有两个。
一是海水已经慢慢涨潮了,如今的水深至少增加了两米。这也就是说,在他们发现大礁的地方已经就变成了十米水深,这基本已经是区别高手和普通海碰子的分界线了。
虽然他们自我感觉还能游刃有余,但下潜速度变慢却是不可避免的,这当然也影响捞捕效率,对这场限时比试同样很不利。
最后,就是“三戗子”和“巴蛸”,也确实不愧为名头响亮的“海碰子”。cad1();
他们似乎对这片海域水下情况相当熟悉,一下海毫不犹豫直奔一块他们熟悉的海域,远远看见他们,已经浮出水面好几次了,想必早就有了不少的收获。
而且他们装备也异常精良,每人都穿着两只橡皮鸭蹼。那玩意又宽又扁又大,颤颤的,鳌鱼尾一样,扇起水来,比大家乒乓球拍子似的脚有力多了,能使潜水速度成倍增加。在这个年头,绝对是一件让所有“海碰子”眼红的高科技武器。
所以综合这些情况,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洪衍武今天确实托大了,一直以来的顺利让他把“碰海”看得过简单了,这才让他们陷入了一种极其劣势的处境之中。
如此面临的情况是,他们最后能不能找到那个大礁还真说不好。哪怕就是能找到,所需时间也没谱,十分钟是他,俩小时也是他。这还真是挺让人为难,他们也不知是该继续找好,还是另寻新目标的好了……
与洪衍武他们相同的是,在岸上的“老刀鱼”和“小百子”此刻也都望着海揪着心。
“老刀鱼”凭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洪衍武和陈力泉果然是找不到目标了。他们现在正在海面上打转,一趟一趟地扎着“空勐”,还从未往“网漂子”里扔过海货。
而“小百子”,则正在为那些同样旁观的“海碰子”们私底下的议论郁闷不已。
有人在嘻嘻地笑。
“呵呵,你们快看,那俩京城人在水面上瞎扑腾什么呢?都快成狗蹦子啦,光下水,不见货呀……”
有人语出讥讽。
“这会儿知道厉害了吧?哼,还差远哩!想在水下拿货哪有那么简单?我看他们也就是‘海漂子’的料,根本下不到底……”
还有人在替“三戗子”和“巴蛸”不住吹嘘。
“就是,‘三戗子’那可是‘戗鲍鱼’的高手,‘巴蛸’这小子更是出名的‘八爪鱼’,他们俩又去的是礁石最多的地方,我看京城人简直自不量力,哪有一点可能赢过他们?也就是最能趴海底下的‘虾爬子’没在,否则他一个人捞上来的扇贝,就能吓得这俩京城小子一路拉稀!”
这番话引起了岸上所有“海碰子”的一阵大笑。正在这时,海中的“巴蛸”居然已经开始往岸上游来送“海货”了。不多时,多半兜子的“扇贝”就倒在了沙滩的一块大石上。
鲜灵灵的扇贝吐着海水,个头虽不算大,却足有五六十个,份量加一起也得有十来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