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粮爷(1 / 3)

重返1977 镶黄旗 6925 字 2017-01-03

<!go>

直到走在回家路上,洪衍武想起在医院的经历还在频频摇头。因为他实在难以想象,他为父亲求药的事儿,竟然是以这种最为夷所思的方式解决的。

不用说,他平时最反感的就是干部子弟。

正因为又红又专,有着革命大业,舍我其谁的天生优越感,这些人大多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谁都看不起。

可偏偏今天,却让他遇到了一个干部子弟中的另类人物。

要说这个大果脯,还真是个热心的实在人,一旦对你没了戒心,他就能对你掏心窝子。可以说,性格已经单纯的到了相当可爱的地步。

并且他明明是个局长儿子,却居然还是个相当崇拜自己的粮爷。这也就更让洪衍武由衷地感叹命运安排之奇妙了!

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什么又叫作粮爷呢?

难道就只因为这个原因,大果脯的前后态度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吗?就会自发地对洪衍武如此毕恭毕敬吗?

其实这事儿要是分析一番,共有两个原因。

首先得归结于,当年的人们从幼年开始,就普遍存在着崇拜英雄的心理。这既是一种流行,也是一种天性。

只可惜雷锋邱少云太正统了太不刺激了,也被宣传得太滥了。而岳飞杨家将水浒这些英雄好汉,又都太老了不少还遭到了上面的批判。

所以在当时打架成风的社会状况下,那些真实存在的,靠自己的拳头和刀子闯出一片天地的玩主,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那一代青少年心目中,最接地气的的新兴偶像。cad1();

当然,大多数善于斗殴的主儿,在社会公众的价值标准中,仍然被毫不犹豫地划在了流氓恶棍之列。但这些人的大胆妄为勇于抗争乃至于横行霸道的叛逆特性,在当年那种强压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里,也同时被许多人深为羡慕。

特别是胡同里的平民孩子,因为这些草莽英雄往往就出自他们之中,所以大多数人即使觉得他们算不上什么英雄,但也值自己敬佩。

于是,无论是各个中学里,还是胡同里,只要是半大孩子们聚在一起,就跟说评书似的,总得来几段最新的江湖传闻,并随后平添上众多听众们的评价与演绎。

似乎这样一来,他们这些传播者也就有了地位,有了见识,有了不凡的经历,甚至有了吸引女孩子的资本

那么宋国甫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又住在相对平民化的区域内。这种爱好自然也就跟着别的孩子培养出来了。

特别是他打小就受人欺负,因此从心里也就更崇拜更向往,那些靠仅靠单打独斗就能改变处境威震一方的英雄好汉。而附近几条胡同中,靠着自己一双拳头复仇崛起乃至打遍周边地区无敌手的红孩儿,当然便成了他心目中光芒最闪亮最值得仰视的偶像。

用现在的话说,洪衍武是用自己咸鱼翻身的经历,使得大果脯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与共鸣,这才于无意中收获了一个最忠诚的铁粉。

宋国甫甚至曾动过念头,想偷偷去观音院东院的门口等着,好好看看偶像长什么模样,可这种崇拜毕竟属于叶公好龙的范畴,与之兼具的也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惧怕,所以他始终不敢真的付诸于行动,便也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话说回来,其实宋国甫的这种胆怯也确实不失为一种幸运。因为当年的洪衍武,那可不管什么粉丝不粉丝的,绝对会把这个自己找上门的大果脯,榨成一点油水都不剩的果干儿不可。cad2();

至于另外一方面的原因,那可就得说说粮爷这个词儿来了。

是人都得吃五谷杂粮,是人就喜欢吃香喝辣,穿好的抽好的。

特别是京城的江湖,上至成名的玩主院派中至圈子(黑话,指女流氓)佛爷下至嘎杂子琉璃球儿恶棍无赖小痞子,别看行事风格不一而足,但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喜好和追求却都是共通的。

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来了。

佛爷自己有抓分儿手艺,玩主靠刀子吃佛供,院派本身家庭条件优越,偶尔还能仗着人多势众洗一回佛爷,而圈子全靠自己的盘子和身条儿傍着玩主和院派来钱。

那么好,除了这些中上层人士,那么剩下那些边缘人物和下层人物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就叫,小鸡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剩下的那些小杂鱼和半玩不玩的主儿,虽然不像中上层人士那样有着固定财源,总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凭着他们自己琢磨的一些歪招,倒也能弄点汤解解饥荒。

比如说,去公园或学校门口切学生的钱啦,偷点废铜废铁啦,还有和一些进了工厂的熟人里应外合偷点厂里的东西,或是组织点小赌局什么的,而养粮爷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

粮爷也被俗称为大钱包。其实说白了,就是家里比较富裕,却又胆小怕事的主儿。这种人一旦被某些不安分的人盯上了,也就成了人家的长期饭票。

像大果脯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南城可谓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