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毖说道:“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此去势必是为兵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若他收拢豪杰聚徒闹事,恐怕会是董公一大敌,我看山东之地离京甚远,而且并非董公所有。不如宽恕袁绍,拜他为一郡守,则袁绍喜于免罪,有一安身立命之所,必无患矣。”
伍琼见状也言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不过若是加之一郡守,或可收拢民心。”
董卓闻言便听从了此二人,即日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朔,董卓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
董卓拔剑在手,对众人道:“天子暗弱无能,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在众人面前宣读。”随即命李儒读策文。
李儒大声读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