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梅花乍现(1 / 2)

皇上将眉毛一挑,欣然说道:“哦!原来唤做妙竹!这法号取得甚妙,朕记得唐代李中的《吹笛儿》诗中曾有这样两句‘陇头休听月明中,妙竹嘉音际会逢。’妙竹两个字既充满禅意,又颇有几分诗情画意呢!”

皇上说到《吹笛儿》时,承玉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自己腰间的玉笛,若有所思。

“多谢皇上!”听了皇上的夸奖,妙竹婉婉一笑,柔声称谢,原本就是美奂美轮,这一笑更是添百媚千娇。

皇上心中一荡,道:“江南可是个好地方啊!朕几年前也曾去过一次,当时还是个亲王。”说到这儿,一顿问道;“那你来此又是要做什么呢?”

妙竹沉吟了一声,后开口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妙竹不敢欺瞒圣驾,小尼本是生于京中官宦之家,因故少小离家,随师父云游四方,最终隐居在了云南优昙庵中,多年苦修至今,年前师父寿尽圆寂,我谨遵师命,将她老人家的遗体火化后,带回北方安葬,以了却她落叶归根之心,这才千里迢迢从云南重返故土而来,可因阔别故地多年,京中早已物是人非,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个在京中的亲友也没寻到,正在走投无路之间,幸遇一位说书老先生指点迷津,说是只要诚心恳求皇上,便没有办不到的事儿,因此小尼日日来此侯着您,皇天不负苦心人,今日我总算把将您给盼来了!”

这一长串的陈诉,乍听起来还算有根有据、无可厚非的,可细细推敲起来,可就还有待商榷了,譬如她因何非要少小离家不可?那让她来找皇上的说书人又是谁?打听家人下落这样的小事,居然敢来当面问皇上,这真是天大的荒谬笑话?这许多的疑窦还真是令人难以信服。

妙竹说话间,底下人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着,而皇上只是冷眼静静地听着,看不出是什么反应。

妙竹才讲完,没等皇上开口,三王承铜上前一步,伸出大手,指着妙竹瓮声瓮气地说道:“真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尼姑,皇上贵为九五之尊,平日里国家大事还忙不完呢,哪儿有闲功夫来理你这档子闲事,我劝你还是速速离开了吧!念在你方才救了圣驾的份儿上,本王替皇上做回主,就免了你私闯禁地之罪,去吧!去吧!”

承铜为人忠厚、耿直,他所说的话虽不中听,但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其实也正是在场人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因此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底下人的赞同之声,甚至还有人偷偷摆手,劝妙竹赶快借这个由头离开吧,不然等皇上动起怒来,可就来不及了。

妙竹见大家竟是这样的反应,心里可真有些急了,绷不住矜持,双膝一软,“扑通”一下跪倒在皇上跟前,重重磕了三个头后,惴惴不安道:“小尼知道皇上贵为一国之君,一定忙碌得很,可小尼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呀,恳请皇上念在我才救了圣驾的份儿上,就帮小尼这一次吧!求求您了!”妙竹说到最后两句时,已带了些许哽咽,叫人听了实在有些不忍拒绝。

皇上故意顿了顿,“嘿嘿”一笑,摆手说道:“瞧你急的?朕又没说不帮你,起来,平身说话!”

妙竹这时感到皇家的无上威严,哪儿肯轻易起来,仍跪在那里含泪试问道:“皇上若不肯答应小尼,那妙竹就长跪不起了!”

皇上被她近乎赖皮的摸样给逗乐了,禁不住上前拉起她说道:“起来吧!你如今的身份非比寻常,已是朕的救命恩人了,可得金贵得紧,常言道: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朕这会儿又怎么好意思拒绝你呢!快起来吧!石板地上又冷又硬,当心着凉了!”

妙竹得到皇上的肯定答复,这才破涕而笑,千恩万谢地站起身来。

“这下放心了吧!那就说说看,你失散的家人姓氏名谁呀?从前是住在哪里的?”皇上关切地问。

妙竹犹豫了一下,终开口答道:“小尼家父姓郎,名灵,数年前曾当朝为官,时任职理藩院尚书,妙竹出家前俗名叫做——郎墨梅。”妙竹说到这儿,轻轻将面纱揭开,将帽檐往上一挑,赫然露出眉心上的梅花印记来。

皇上闻听此言先是大吃一惊,又见到她额头上的印记后,更是将一双眼睛瞪得溜圆,不尽脱口颤声说道:“你是梅儿?!你就是当年那个在瑞香山庄被人掳走的梅儿?!”

梅儿肯定地点了点头,略带羞涩道:“皇上,您还记得我呀!”

她知道从前承汉当王爷时对自己很好,可毕竟只是见过几面而已,如今几年不见,自己的身高和模样都已有了较大变化,料想他如今已成了一国之君,多半已早忘了自己,现下唯有眉心一点梅花可以让他回忆起来,这是因当年他们初次在竹亭相见时,承汉曾赞过自己容貌,可不想自己表明身份后,他却如此反应,心中不禁有些窃喜,又见一旁的宋悦点头笑看着自己,忙朝他合掌施礼道:“姐夫大人安好,小妹妙竹这厢有礼了,多谢你不计嫌隙娶了我的姐姐,还时常照顾我的家人!”言罢,深施一礼。

宋悦微笑还礼道:“你总算平安归来,如此甚好!自你被人掳走,皇上就一直挂念着呢!”

梅儿闻言略带窘迫道:“这让小尼如何担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