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漂流的这段日子里,梅儿等人又经历和见识了许多新奇的事物。除了见到许多寻常的海鸥、海鸟落在他们的木筏上歇息外,还有—种黑鸟,其形似鸦,身黑如墨,嘴白如玉,两只红足,头上斑斑点点,有许多花文,奇怪的是见它们不知道从哪里啄来石子丢入海中,来往飞腾从不停歇。
梅儿知道老焦见多识广,向他问道:“老焦,你可知这鸟儿搬取石块有甚用处?”
老焦用力咋把几口烟袋,吐出一团青烟,眯起眼睛说道:“我也是儿时听人讲的,传说在很久以前,炎帝有个小女儿,偶游东海时不慎落水而死,其魂不散化成此鸟,因感怀生前落水之恨,每日衔石吐入海中,意欲把海填平,来消此恨,那知此鸟年深日久,竟有匹偶,岁月繁衍滋生,如今竟成了这一类鸟禽。”
梅儿听了不觉惊喜道:“哦!我想起来了,这鸟名叫‘精卫’,从前一直以为这衔石填海的故事,失之过痴,必是后人牵强附会后成的传奇,今日亲眼得见,方知当日妄议,可谓是‘少所见多所怪’了。”
听了他们的对话,乌夫人走过来有感而发道:“此鸟秉性虽痴,但如此难为之事,并不畏难,其志可嘉。每见世人明明放著易为之事,却总还畏难偷安,一味磋跎,及至老大才追悔莫急,如果都象精卫鸟儿这样立志,就不怕没有办不成的事儿了!”在场者听她此话,无不感同身受,大受启迪。
此后,他们还见过成群长着翅膀能飞的鱼,每次见它跃出水面,能飞出百步之遥,然后再次钻入水中,周而复始,实属罕见。
老焦说,曾听老辈说,若能吃到此鱼的话,不但能包治百病,还能成仙呢,传说黄帝那时,仙人‘宁封’吃了飞鱼,死了二百年复又重生了。
众人听来无不大感惊奇,逸芙插嘴说:“只可惜咱们是在海上,如果是在陆地,我定要去捉来几只给大家品尝亦或能成仙,岂不美哉。”
梅儿笑道:“万万不可,它也是生灵,心里未必愿意给人吃了,何况那传说的功效也不见得就是真的,如果我们不是饿得不行,还是不要那样做为好。”
老焦道:“小姐真是菩萨心肠,说得可不正是这个理!”
逸芙面色一红,愧然道:“枉费我在佛苑里呆了这些年,居然还不如身处闹市的梅儿小姐蕙质兰心呀!”正说着偶一抬头,见到远处出现一个奇观,忙指着远处叫大家都看:“看那里,好神奇啊!”
大家顺她手臂所指的方向望去,忽见数里之外海面慢慢冒出一个大鱼背来,金光闪闪,上面许多鳞甲,其背竖在那里,就如一座小小的山峰。
正惊愕着,见从它背上喷出一条巨大水柱,直冲云霄,分散落下时形成一个巨大水幕,在阳光映射下,显出一个大大的彩虹来,木筏隔着好远,居然还能感觉到远远飘来的水雾,落在脸上清凉的很,众人无不唏嘘感叹激动不已。
梅儿兴奋道:“海中竟有如此大鱼,无怪古书上言:大鱼行海,一日逢鱼头,七日才逢鱼尾哩。”
逸芙也道:“早知有此鱼,我们就不用辛苦扎木筏了,坐在它的背上当船不是更好。”
梅儿笑道:“好是好,可若它发起脾气来忽然沉入海底,我们不是又要溺水重蹈覆辙了!”众人听了都是大笑。
像这样的新奇事,其实远不止以上所提到的几件,另还见过食人群鲨、巨大的海蛇、漫无边际的浮游水母、人首鱼身怪等等,狂风骇浪更是不必说了,总之还好有天上有百花仙姑悉心护佑着,凡遇凶险总能平安渡过。
漂流到了第九日,总算遥遥望见了大陆地平线,大家都兴奋极了,于是更加用力划桨,就连梅儿、逸芙也来帮忙,眼看着木筏迅速向岸边划近,在大家同心协力下,木筏随着起伏的波涛,终于到了岸边,大家弃筏上岸后,都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欢呼雀跃。
兴奋过后,大家顺着路径来到了一个小渔村,在那里找来村民一问才知道,此时已到了盛夏时节,这里正是两江临海一处偏僻的小渔村。梅儿和乌氏闻听大喜,本以为经此意外会耽搁行程,不想却因祸得福已离江南不远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值孟夏,江南各处呈现着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大家在小渔村逗留了小半日后,接着向内地进发,走天黑前来到一座小镇上,她们随便找了间客栈,好好饱餐一顿后,各自就寝不提。
次日一早,梅儿将雇来的水手召集到一起,宣布感谢他们这一路以来的辛苦劳作和生死相伴,到此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刻了,之后分给他们每个人许多赏钱。
水手们这一趟买卖可谓历经奇遇、出生入死,能活着回来已感到非常庆幸,眼下又得了银两更是喜出望外,在告别梅儿母女时还有些恋恋不舍的,之后都兴高采烈地顾自返乡去了。梅儿、乌氏、老焦、逸芙四人则购来一辆马车,一面打听一面向松阳县进发。
几人也不急着赶路,之后先到了杭州,然后顺江乘船逆水而上,一路西行,每到一处风景名胜或是大都市,总要逗留玩赏个一天半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