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谋事在人(1 / 2)

此时,山贼父女正被军卒用利刃逼在地上,内心无限懊悔,被她这样一闹,更是心乱如麻、欲哭无泪。

妇人言罢直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可她是这番过激的表演并没招人同情,,妇人看这样似乎没什么用,情急之下伸手想要拨开架在女儿脖子上的钩抢,被官兵狠狠地怒斥了一句,吓得倒在地上。

妇人就势跪爬向那位将军马前,如鸡叨碎米般地叩首哀求道:“官老爷饶命啊!请饶恕我家汉子和闺女了吧!我们其实都是良民啊!只因家乡连年招灾,迫不得已才做了这不要本钱的买卖,况我等只一向图财,从未害过无辜啊,大人高抬贵手,放我们一家走吧!”她扯着嗓子哀嚎不休,可因她体态臃肿、面目可憎,叫人望而生厌。

一旁的梅儿早看出她就是客栈的老板娘,心道:她自己开黑店,丈夫做山贼,女儿通风报讯当帮凶,一家三口没一个好人,还妄称良民呢,气得忍不住“呸”了一声,昂首举步走到将军马前,做恭深施一礼,凌然道:“大人圣明,您切不可听信这贼妇的一面之词,若说这帮山贼没草菅过人性命,岂不可笑!远的不提,就说方才,若不是大人带军及时赶到,我母女不但身上的钱财不保,性命也早被他害了,不信您看看他鬼头刀上的斑斑锈迹,那分明就是许多刀下冤魂血水侵染成的!”

马上将军听了梅儿话后,似乎颇感兴趣,居然从黄罗伞下探出身来,要好好看看她的相貌,当两下四目相对时,梅儿这才猛然看清马上之人可不正是四皇子承汉还是谁了!她心里咯噔一下,忙低下头去,这是生怕被他给认出抓回京去。

承汉看了几眼后,并没认出马前的小村姑就是梅儿所扮,这是因梅儿此时的打扮和在宫里时早已大相径庭,加上她还特意在脸上抹了一把黑灰,即便熟人不仔细分辨,恐怕也难认出来。承汉心想梅儿小姐在京里好好,又怎么会在这儿成了山野村姑呢,只笑自己太多心了,于是看罢缩回头去,岂知是他出来得匆忙,此时还不知道梅儿父亲郎尚书已被刑部收监,家人都被圈禁即将发配,因此更不会想到梅儿母女会出逃到这里来了。

而梅儿低头心想:四皇子昨日不还好好呆在宫里的么,怎么今日突然带兵跑到这里来了?难道是专为了缉拿我们母女的?可那也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啊?

梅儿哪里知道,原来皇上早在年前就收到了浙江那边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说是当地局势十分动荡,只因前朝公主华璧薇率领的“琼花会”正招兵买马日益壮大起来,她手下的教徒总是不断散布谣言、寻衅滋事,意欲颠覆朝廷,光复华氏昔日江山,此举令当地官员都十分头痛,尽管已用尽全力清剿多次,可终因兵马装备不足,总是治标不治本,因此特奏报朝廷,请皇上速派兵马前来彻底剿灭,以免造成星火燎原之势就后祸无穷了。

其实,天夏帝早在十六年前就知道“琼花会”了,当时之所以没派兵予以镇压,是碍于建国之初要笼络华族民心,面对反对自己的民间派系,皆以安抚招降为主,若大肆剿杀势必会加深两族之间的矛盾于社稷稳固不利,因此只让皇四子夏承汉成立了梅衣御卫暗中监控,如果将来实在难以掌控,再一举根除。一晃数年,“琼花会”已由小小帮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书中暗表,这其实是承汉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等有朝一日父皇派自己前去清剿,好以此来建功立业,做为争夺储君的资本。

天夏十七年时,郎、段两家因小小纸鸢成为仇家,这件事被皇次子看中,将封耀天弹劾,从兵部尚书贬为京城禁军都统,此举不但打压了对手皇长子,还得到了理藩院尚书郎灵的信任,可谓一举两得。承汉深知封耀天是一员难得的将才,于是暗中将其拉到自己门下,许诺只要他肯协助自己,将来必定给他翻身获得无限荣耀的机会,对此封耀天当然乐意,后来承汉想法将他调往两江做了护军参领,目的就是要等今后自己剿匪时,好加以提拔利用。

封耀天到两江上任后,一面加紧屯兵备战,一面却对琼花会佯装不敌,这便造成了琼花会日益强大坚不可摧的假象,两江巡抚也早被承汉收买,那告急的奏折也是承汉授意他那么做的,只因承汉掌握着梅衣御卫,这一切皇上并不知晓,只道此琼花会已成心腹大患如再不及时铲除,势必会酿成大祸,因此这次终于痛下决心要出兵了。

可对于南下平乱一事,皇上原打算是让大皇子、二皇子一块儿去的,是想借机看看他们俩到底谁更能征善战,也好依次来确立自己百年之后谁可霸业,可谁承想,在此紧要关头,他们却按捺不住做出了搅闹朝堂一事,实在是令皇上大失所望。其实皇上并不知道,这其实也是承汉暗中设计挑拨的,皇上在不得已之下,这才临时改了主意,让最适合的人选四子承汉接下了这个帅印。

皇上其实很是喜欢承汉的成熟稳重,若不是他的辈份、资历在承仲、承伯之下,也会考虑由他来继承皇位的,如今前两位皇子双双被关进宗人府,承汉坐收渔翁得利,自己的优势就更加在父皇心中凸显出来了。

承汉胆大心细,善于运筹,智谋远在其他皇子之上,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