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其实很脆弱(1 / 3)

烽烟狼卷 骨头渣子 4653 字 2016-11-24

原题:不可迷信航母无敌神话

美退役情报官警示美军“”

魏岳江编译

不论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还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现代战争的“第一枪”往往是从航母编队打响。现代化的航母不仅是海军舰队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打击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尽管这个机械化时代的“巨无霸”走过了悠悠的历史岁月,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它在海上作战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面对海洋世纪的挑战,不仅传统的海军强国仍强化建设自己的航母编队,其他新兴的海军国家也争相加入“航母俱乐部”。那么,航母真的永远不可战胜吗?

美国海军退役情报官,现供职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约翰·帕彻,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海上要塞——航母无敌的神话》的文章中指出,即便是当今最先进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在特定环境下也有可能像“缓慢移动的靶标”般脆弱。1945年以后,美国海军的大型航母从未有过被击沉或遭重创的记录。尽管有关航母价值的争论始终存在,但大多是围绕航母的使命、成本以及兵力结构等展开,从未有人质疑其生存能力。换言之,在美军内部,“航母坚不可摧”几乎已成为一种潜意识。

然而,约翰·帕彻却提出了不同的论调。他在文章指出,在支持航母的人看来,高航速、厚装甲、重火力乃至海洋的天然庇护效应,都是航母具有强大生存能力的有力证据。然而从理论上分析,足够聪明的对手仍能从航母的防御体系中发掘出某些漏洞并加以利用,譬如:航母在高速机动过程中无法确保舰载机持续出动,夜间尤其如此;在低战备等级下,航母上的装甲机库门往往处于敞开状态;航母为确保信息流通而配备的网络节点,同样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如果掌握了这些弱点,再辅之以有一定战斗力的常规武器,潜在对手完全可能给美军的航母造成严重威胁。这里所谓常规武器,包括巡航导弹、静音潜艇以及智能水雷,近来被媒体热炒的反舰弹道导弹当然也在其列。

为了更生动地说明这一点,文章作者构思了几种针对航母的“不对称战术”:在一个无法起降飞机的夜间,一小队武装人员驾驶隐形快艇接近远离护航兵力的航母,强行登舰后迅速在航空设施上安装炸弹。cad1();舰员未及反应,舰载机已损失大半。敌对国家派特种兵占领了一艘大型货轮,趁美军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时驾船撞击。后者躲闪不及,舰体受损导致航速降至每小时10海里以下,舰载机无法正常起飞。某极端组织避实击虚,利用自杀式快艇同时袭击了多艘相对脆弱的美军后勤补给舰。由于无法及时获得食物、饮用水及其他物资,航母的战斗力在此后数周内大为降低。

航母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以下致命的弱点。如:目标大易暴露,反导能力弱,易被对方攻击;舰载机起降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天候、海洋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海上地形复杂的岛礁、水深较浅的近岸海域机动能力受限;易爆、易燃物品多,一旦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物资消耗大,后勤补给困难;飞行甲板和舰体水下部分通常采用优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但它只能抵挡半穿甲弹战斗部的进攻,而无法抗住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的攻击。针对航母存在以上弱点,以下9个方面成为击溃航母的重要招法——

卫星定位。使用空天一体全方位侦察手段,严密监视航母动向,就能准确掌握航母活动规律。最近,美国国防部秘密组织了一次计算机指挥模拟演习,模拟了美军参与的一场2005年发生在亚太的大规模地区冲突。演习中,最新型的航空母舰携载数量空前的打击力量在战争伊始就已迅速逼近危机地区。而在战争开始前,对方已通过商业卫星图片和来自渔船等民用船只的秘密报告对美国海军的两支航母编队进行了精确定位。冲突爆发后,对方远程打击力量先发制人,成批的反舰巡航导弹一齐射向美国航母。尽管航母战斗群密集的防空火力阻拦住了大部分的来袭导弹,但是仍有个别导弹穿透防空火力网并击中了航母的核心设施,美军官兵一片混乱,整个防御体系不攻自破。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之下,美国军队不得不退出了冲突。

水雷封锁。水雷武器尽管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但它具有易布难扫、隐蔽性强、破坏威力大、威胁时间长等优点,因而在今天和未来反航母战斗的作战行动中仍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cad2();特别是现代水雷已逐渐走向智能化的道路,已采用了水雷与鱼雷、导弹合为一体的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使用价值和范围。因此,在航母经常出没的海域预先布设水雷障碍,给其撒下天罗地网,就能使航母变成废墟。

水下潜艇设伏。以潜艇兵力在航空母舰战斗群接近航路附近海域设伏、游猎,也能达成出其不意,破航母编队的目的。与空中和水面威胁相比,航母战斗群对付水下潜艇的威胁要显得更困难一些。一艘大型航母的反潜兵力配置有多层:反潜机、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反潜直升机,以及反潜导弹和鱼雷等。不过,随着战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