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最直观的变化便是太子孙湾已然成年,十八岁的太子继位已然可以堵住大臣们的嘴了。
在历史上,濮阳兴与张布便是以太子孙湾年幼,晋国压境为由,罔顾孙休的遗命,强行推乌程侯孙皓为帝,使得他的妻子朱皇后以及四个儿子落得无一善终的下场。
也正是因为这七年,孙休不仅在东吴逐渐站稳了脚跟,也提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臣属,这样他那单纯的儿子也不至于无人可依靠了。
同年6月初,东吴太子孙湾在大将军孙秀,右丞相张悌与前将军孙震的拥立下,于建邺皇宫内继位登基,大赦天下,改元兴元,史称吴文帝。
孙湾继位后,大封文武百官,以右丞相张悌总揽政事,以大将军孙秀总领军事。在敕封时,张悌密谓孙湾,最好能寻个由头将乌程侯孙皓干掉。至不济也要贬爵发配到偏远的交州,远离东吴权利中心。
张悌他们之所以对孙皓抱以戒心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因为孙皓在朝堂之上力挺者极多。譬如其中不乏左典军万彧之流为其摇旗呐喊,认为孙皓才识明断,好学且遵守法度,很有当年长沙恒王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