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〇章淮西
岳飞是一腔忠心,一番好意。
但一封札子却触动了赵构的两块心病。
毛遂自荐是一种勇气,但对已经有打算的位者而言可能会是麻烦。
赵构一心要限制他们这些武将的权力,岳飞是首当其冲的人物,而今你毛遂自荐,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收拾淮西烂摊子。
试问赵构会怎么想?
再者,襄汉大军出自于岳飞麾下,如果淮西军再交给他,大宋四成兵马落在了岳飞手,赵构能安心吗?
任何一个国家和王朝,决不能存在一个离不开的武将,所谓流砥柱只能是暂时。
只要渡过难关,柱国基石会成为心腹之患,兔死狗烹不可避免。
韩信如此、周亚夫如此,岳飞如今也正在这条路越走也远。
再者,岳飞提及眼下不适合北伐。
很多人怪,一直主张北伐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岳将军竟然一反常态?
事实,岳飞是认为当前并非合适的北伐契机,大宋还需要休养生息,积蓄更多力量。
做好准备之后,在王师北,如今这个节骨眼,无论是钱粮储备还是兵马训练都不够万全。
观点是对的,但不符合政治正确,也有点马后炮。
朝野一片北伐呼声,皇帝御驾到前线督战,战败之后,你说现在不是北伐的好时机。
岂非说明皇帝不够英明,百官全都错了?
事情发生之前为何不劝谏?现在说这些又是几个意思?
其实呢,岳飞当初也曾反对,只是被群臣请战的声浪所淹没。
从朝堂生存之道而言,确实不宜事后重提,但岳飞在政治方面一向不够敏感,只是想着规劝皇帝,避免再出现淮西之失。
却在无意间触怒皇帝,加张浚不赞成,秦桧也强烈反对,请求自然也被拒绝了。
淮西兵马自然也由张浚举荐的监军吕祉节制。
徐还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陪着一家人吃饭。
闲来无事,徐驸马亲自下厨,烹制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精致小菜,让柔福帝姬和宋五娘大为惊讶。
以厨艺见长的宋五娘连声惊呼,认为徐还的厨艺已经高过自己,之酒楼的掌勺大厨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郎,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一手。”
“早了。”
徐还不会告诉她们,是某一年负伤期间,跟着炊事班的老班长学的厨艺。
柔福帝姬已经习惯了徐还出乎寻常的惊喜,专注地享受着美食。
徐还则是看着爱妻硕大的肚子,默默出神。
“徐郎,怎么了?”
徐还微笑道:“没什么,我只是在算产期,这一遭你临盆,应该能赶。”
此时已经是绍兴三年二月,柔福帝姬已经有八个多月身孕。
“出事了?”
“也许不会,也许会,但愿是我想多了。”
徐还暗叹一声,吕祉前往淮西任已经有两三个月时,据辛赞收集到的消息。
这位官出身的吕尚并不太会和彪悍的武将打交道,尤其是淮西这般复杂的局势。
原本历史的淮西军变,也许避无可避。
到时候,会是什么局势呢?
这一年多短暂的和平,会不会引起被彻底打破呢?
徐还心既是期盼,又是担忧。
唯有生出乱子,自己才有再度出山,趁乱崛起的机会;可一旦生出乱子,不能陪伴娇妻爱子,还要将他们置于险地。
每每想起这些,徐还有些矛盾。
……
淮西如今的情形很特殊,刘光世被罢免之后,在赵构的授意下,张浚将原本的淮西“太尉兵”一分为六,直属都督府。
以都督府的参谋军事吕祉为监军节制,王德担任提举训练诸将军马事,但两人都不是严格意义的淮西军的统帅。
事实,淮西前线势力最大的将军是郦琼,是刘光世素来最为倚仗的亲信,率领近三万兵马。
王德次之,兵力略微郦琼少些,但勉强能够对峙。
以前刘光世在,威望与手腕足够,能很好压制两人,而吕祉一个官,显然有些不够分量。
王德还好,当年淮南之战被徐还调教过,也算明理通达。郦琼则完全是武夫出身,桀骜不驯。
故而吕祉初到淮西,采用的方法是抬举王德,联手来制衡郦琼。
但没过多久,郦琼发觉不对,有些不大乐意了。
没办法对付吕祉这位朝廷派遣的官,可以对付王德嘛,于是乎两人打起了口水仗。
郦琼率先向都督府,御史台提交诉状,告发王德的种种失职之举。
王德在前线日久,淮西军管理混乱,难免会有些不当之举,也必然有一些实锤把柄落在了郦琼手里。
现如今都派了用场,人证物证俱在,都督府和御史台不能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