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妥善回答,听得众人越发称奇。
高世荣道:“徐将军是关中京兆府人士,西军将士?”
“是!”徐还当即将出身到来,是某某将军某军麾下斥候,此确有其事,也不怕追查。
见徐还镇定自若,仪态从容,高世荣疑惑道:“如此人才,缘何只是个斥候呢?当年怎会没有擢升,又怎会籍籍无名?”
确实!徐还的作为已经完全超出一个小斥候的见地与能耐,有些不合情理。而且神情气度也不像是个军中粗汉,反倒是文武双全的世家公子。
这一点,也许皇帝和宰相心中有同样的疑问。
徐还直言道:“关中男儿,十之七八投效西军,保家卫国,希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然底层军旅之事,县公久在京畿,恐怕不尽了然。”
这个解释,恰到好处。
高世荣顿时为之愕然,宰相朱胜非则心中了然,无论是文官武将,才能从来都不是升迁的第一要素。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
尤其是经过烈火锤炼的金子,已然开始光彩外溢,得蒙天子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