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笔账冯女士在来的路上基本就已经算清楚了,帮洪涛是相对最好的选择。假如赢了,那不用说,以后洪涛还会特意关照自己家,就像之前一样,时不时提供点预测就够自己家稳步前进的了。
假如有幸还能赶上卡特琳娜飓风之类的大事件,冯家就会像风筝一样扶摇直上,竞争对手想拦都拦不住,到底能飞多高连她自己都不敢预估。
输了,冯家至少在短期内就别打算进入中国市场赚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
不过冯家的产业有个特点,它是很纯粹的美国企业,自始至终也没参与过大笔的对华投资,对中国市场还没有任何依赖。
以后会不会有也看不太清楚,这和她家族里的骨干业务有很大的关系,就算她想用这部分技术对外投资,美国政府也不会答应的。
这样一比较的话,答案就很明确了。前者有大赢的机会,后者基本全是输。赢了,自己的家族产业就有机会得到强援,输了,也不会受到太大冲击,顶多就是失去一大块还不是自己的市场。
所以不管白家、齐家、张家作何打算,也不管她们如何选择,这次来她就是冲着帮忙来的,哪怕因此和其它几家人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这和她的发言很吻合,谁阻碍了自己家族的发展,谁就是敌人!
“周家从来也不是我们家的伙伴,我向来不喜欢与官商一起合作。只不过我们家在香港和东南亚的产业比较多,和内陆的交往也比较频繁,不像小冯你那么容易取舍。”
黛安的外婆看上去很苍老,浑浊的双眼没有丝毫神采,好像随时都会睡过去醒不过来。但千万别让她这幅外表给骗了,老太太的头脑一点都不慢,冯女士刚表述完态度,她就开始讨价还价了。
卡特琳娜飓风不仅给美国南部的几个州带来了一场大灾难,同时也给一些幸运儿带来了大机遇,张家就是最幸运的那一个。
通过这次自然灾害,提前得到消息并作出正确反映的张家,兵不血刃的击败了两个油井设备保险业里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光没亏,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种战略上的胜利可能不会马上看到现钱,可它的意义真不是能拿钱体现出来的。只要再给张家一两年时间,让他们把北美这边的其它几个中小竞争对手整合完毕,打扫打扫战场,就可以秣兵历马进军南美市场了。
和冯女士一样,张家老太太压根也没想过自己还能看到这一天,这个工作原本是要交给后一代人去完成的。而促成这种变化的只是一个人、几句话、几件事儿。
都说老年人容易迷信,但放到张家老太太这里是个例外。她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不相信任何神佛了,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也未曾改变,不过这一次她打算变变,那个被放置了好几年的紫檀护身符也悄悄的挂到了老太太的脖子上。
想不信都不成啊,就在飓风来袭的新闻传到澳洲那一刻起,张老太太就一直都睡不着觉,她让人把洪涛这些年所做出的预测都整理了一遍,然后就连饭都吃不下了。
老年人最怕什么?一个字,死。年纪越大越怕死,这是真理,好像没人可以例外,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人通通如此。
人一旦到了暮年,什么财富、权利、美色都不再是追逐目标,谁能让他们多活一年,谁就是他们唯一的信仰。这玩意是人性里最基本的一条,好像靠后天努力都无法克服。
张老太太就非常想多活几年,也不光是为了苟延残喘,主要是对张家的后人放心不下。说白了吧,就是她觉得张家后一代人里就找不出一个守成之才,更别提什么开疆扩土了。
一想到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打下来的基业很可能被后代败光,老太太就不敢闭眼,生怕会睡过去醒不过来。这种滋味对于一个极度好强的人讲,简直就是对她一辈子的否定,真不甘心。
但洪涛的出现让她仿佛看到了那么一点点光亮,既然他能预测未来,显然就不是凡人。老太太根本就不相信白女士所说的什么得道老和尚之类的说辞,老和尚她见多了,教皇都见过,也没见哪个徒弟有这种本事。
按照这个逻辑推测,不是凡人,保不齐就知道点延年益寿的法门。不求倾囊相告,只要来那么一点点,让自己还能看到孙辈、重孙辈里有没有合适的人才可用,然后再能亲手培养他们几年,自己就知足了,马上闭眼都不愿无悔。
但老太太也没指望能用一个黛安就让洪涛俯首帖耳,如果洪涛是这样的人,她立马就回澳洲等死去,把家产交给后代败光也比被一个外人骗光强的多。
现在机会来了,洪涛遇到了大难,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老太太能搞明白,出手相助也是她此行的目的。
不过任何事儿在她眼中都是一笔生意,既然是做生意那就不能急急忙忙,需要提前把投入、成本、收益算清楚才好。尤其是与外人合作,这些东西就更得先算一算了。
冯家的态度为什么如此坚定老太太也很清楚,可越是如此就越得仔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