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至景和五年七月。
极具权势,又深受陛下信赖的景王离京之后,朝中百官心中的压力虽然降低了不少,但身体上压力,却大了起来。
因为公主殿下下令,朝廷各部,每日呈上去的奏章,只限一封。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他们不能将所遇到的难题一股脑的呈上去,他们需要自己解决大多数的问题,经过讨论之后,将最棘手,最重要的问题留给公主决断。
这对于朝中习惯了坐享其成的官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些尸位素餐之辈顿时感觉到了压力,每月一次的政绩考评,决定了他们的升迁之路是否顺畅,如今明珠学院已经正式开院,意味着以后将会有大量的人才进入朝堂,身在朝堂,便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过,相较而言,他们的运气还算是好的。
那位刚刚被贬黜到蜀州担任蜀州刺史的家伙,才是真的倒霉。
虽是贬官,蜀州也较为偏远,穷困,山贼横行,治安极差……,但除了这些,也没有什么别的缺点了。
好歹是一州刺史,至少在蜀州地界,是稳稳当当的一把手。
可陛下此次将蜀州作为景王的封地,蜀州的财政,军政,大小事务也全都交了出去,这位刚刚到达蜀州的刺史,又被紧急召了回来,如今闲置在家,并无委任。
说起来,朝廷的各位亲王,虽然都有封地,但那只是名誉上的,他们只能享有其封地一部分税收,并无权参与封地的治理,皇室亲生的亲王尚且不行,更何况不是亲生——于法于理,陛下此举都是不合规矩的。
但两个月前陛下宣布此事的时候,朝堂上却没有几个人反对。
一来蜀州这个地方,位置实在是特殊,地处偏远,和齐国接壤不说,当地流窜的山贼盗匪,更是让官府极度头疼。
穷山、恶水、刁民……,一个只会拖后腿,为国家创造不了什么价值,鸡肋一样的地方,封了也就封了,只要能送走那一尊大神,哪怕是再送一州也无妨。
七月初,惠风和畅,天朗气清,百官走出宫门的时候,天上的红日才升上一半。
这些日子虽然疲累,但他们心中,却是充满激情和干劲的。
边境安稳,朝堂和谐,如今的景国,才算是真正的没有了内忧外患,这大好的河山,还在等着他们去治理……
……
宫墙之上,两个月来,日日站在这里眺望的女孩子一如既往的站在那里。
“公主,那几位女先生,已经全都搬进书院了,京中的诸多权贵官员,都愿意将自家千金送进书院,我等又在民间挑选了一些聪慧灵秀的女子,如今书院生员已过百人……”
“都准备好了啊……”女孩子喃喃一句,视线从远处收回来,点头道:“明日开院。”
晨露殿,公主殿下醉酒起舞,看不清她手中的剑,只能看到一道白影。
殿门口处,一老妪看了许久,转头问常德道:“殿下距离迈出那一步,还有多久?”
常德看着那道身影,缓缓开口道:“一念通达,立即便入,心关难过,蹉跎一生……”
老妪瞪了他一眼,“说人话!”
“看机缘……”
勤政殿,李轩批完一道奏章,又看了看旁边厚厚的一沓,拿起一封长信,反复看了几遍,脸上露出向往之色,片刻后摇了摇头,口中怒骂:“没义气的家伙……”
骂了几句之后,还是无奈的拿起另一封奏章。
齐国皇帝病重,不能临朝,太子监国,朝廷半数以上官员支持三皇子赵颐,朝堂大乱,齐国无暇他顾,已从边境撤兵……
齐国撤兵,赵国独木难支,于第二日亦退兵……
武国在半年之内,发生了数十起叛乱,朝廷应付不来,和叛匪已经处于僵持之中……
……
齐国。
东宫。
怒发冲冠的青年将桌上的奏本全都扫落在地,怒骂道:“他们想要干什么,本王的太子是父皇亲封的,他们不认,他们凭什么不认,他们想要造反吗!”
一名谋士立刻上前说道:“殿下,息怒,息怒,三皇子在京师还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朝中多位大人,已经在为殿下争取了……”
“争取?”青年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说道:“那些人的名字,本王会一个一个的记住,本王的东宫,岂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丰王府。
一名年轻人正全神贯注的临摹着一封帖子,有人敲了敲门,从外面走进来,等他放下笔之后,才躬身说道:“殿下,太子那边,似乎是有些急了,近两日,多位大人都受到了他们的拜访……”
“无妨。”赵颐摇了摇头,没有接着他的话,而是看着窗外,喃喃道:“景王……,李轩啊李轩,我是该说你聪明,还是该说你笨呢……”
他回过头,问道:“蜀州那边,有消息了吗?”
那人摇了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