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看,只见那石碑上刻着一排金字,是一首诗。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阮尊小学时候都耳熟能详的诗,很简单,却又很厚重的一首诗。
蒙学里,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为什么会刻在这诡异的深潭中的石碑上?
猛地,阮尊想起了那谪仙念地中的“谪仙”二字,李白,唐时的千古诗人李白,自称谪仙人,是天上的仙人下凡。这谪仙念地,莫非正是为他所建?用以纪念此人?
四周一望,这广场并非平的。从上面上,似是平坦,下来一看,广场四周有一圈围墙,围墙之上嵌有一块块的浮雕,看样子都是唐时仕人平时生活场景,饮酒,舞剑,作诗,乘舟,送别。
一座广场,数十道石柱,黑链及诡异暴戾的魔鳜鱼,石碑,李白的诗。
这就是这桃花潭底,所谓谪仙念地,现存的所有东西。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阮尊心中疑惑,再度望向天道教主。
天道教主此时已经离开了石碑,在专心致志地在看四周围墙上的图画。
阮尊看了那首诗两遍,转到了石碑后面。碑后是后记形式的一段文字,“余,泾县令汪伦是也,感念谪仙李太白故友之谊,在此建地,以纪念之。”
泾县县令汪伦,感于与李白的友谊,建立了一处纪念之地,这处纪念之地,被某些知情人称为谪仙念地。
只是这纪念之地,为何建于千尺的桃花潭底,其上又饲养了如此众多猛恶暴戾的魔鳜鱼?
这可不像是千古文人们的作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