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这些‘高洁正派’,究竟是源发于何处?是你真正的历经了世事,明白了百姓疾苦,所以才有了这般品性?还是因为身边人的恭维,让你认为这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你才如此的竭力展现自己?
而你这次的离家出走,是因为你真的品性高洁,所以才不屑与赵俊臣之流见面?还是因为你担心在与赵俊臣相亲之后。会被朋友们嘲笑与疏远,让你无法再受到他人的恭维?
若是前者,人的名节大于一切。在这个时候离家出走,虽然会给家人带来许多麻烦,但也依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若是后者,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的一些虚荣心,仅仅只是因为一些身边人的非议,就给家人带来这么多的麻烦,你也应该认真想想。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
赵俊臣的这些话,崔倩雪从未考虑过,下意识的想要反驳。但突然发现自己竟是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
因为。一切正如赵俊臣所说的那样,她这些日子以来,担心最多的事情,也正是身边人的态度。而不是其他的事情!而她这些年来。虽然确实做过不少的善行善举,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中所期待的,也只是周围人对她的夸奖与恭维!事实上,她每次做过了善行善举之后,也都会迫不及待的向人炫耀!
所以,即使自己最大的骄傲被赵俊臣贬的一文不值,但崔倩雪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反击!
难道。自己这些年来,心中所坚持的种种品德与正义感。竟只是源自于虚荣?
崔倩雪脸色隐隐发白,一双小手紧握。
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事情想到深刻透彻之处,往往就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结论。
而这种结论,又往往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
“你……你认为我从小到大的所作所为,还有这次的离家出走,只是因为虚荣?”崔倩雪依然用大眼睛瞪着赵俊臣,但目光却不逼人,反而有些茫然。
赵俊臣摇了摇头,说道:“究竟是不是出于虚荣,我并不清楚,也不好评断,但我却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光才有暗,因为唯有知道了何为光明,接下来才能明白何为黑暗,反过来也是如此。而像你这般,从小就深居闺中,从未见过何为‘恶’,又如何明白何为‘善’?从不知道何为‘邪’,又如何懂得何为‘正’?既然不知‘善’与‘正’究竟为何,又如何能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说到这里,赵俊臣突然想到了太子朱和堉,其实太子朱和堉所坚持的“正义”,从某方面而言和崔倩雪有些像,但更多的则是清流们对他的洗脑与灌输。所以朱和堉虽然总是在坚持“正义”,但又往往不知何为正义,最终只会碰了满头包。
说话之间,赵俊臣神色淡然,也不过寥寥几句,但对崔倩雪的打击却是颇大。
一直所坚持的东西,最终却只是虚伪的自欺欺人,这种打击,非常人所能理解。
…………
另一边,看着崔倩雪茫然失神的样子,赵俊臣略带愧疚的微微一叹。
崔倩雪不过十六七岁,又一直深居闺中,不明白正邪善恶究竟为何物,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期望自己的某些作为能够得到周围人的称赞,也是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们很正常的心态。
可以说,崔倩雪一直以来的作为,并没有任何的过错!
而且,不管崔倩雪究竟出于何种心态,她这些年来终究是做了不少的善行善举,仅这一点就要比赵俊臣强得多。
这样揭穿了她的真实想法,并把她这些年来的坚持与信念贬斥到一文不值,对于天真烂漫的崔倩雪而言,实在是过于残忍。
但赵俊臣不得不这么做,接下来的这场宫宴对赵俊臣很重要,出于各种考虑,赵俊臣都不希望出现任何的意外与纰漏。
所以,赵俊臣只能这么做,让崔倩雪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击溃她所坚持的“正义”,然后让她乖乖的回家,并在祖父崔勉的带领下,在宫宴中与赵俊臣再次见面。
不过,看着崔倩雪那失魂落魄的茫然模样,赵俊臣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怜悯。
于是,在犹豫了片刻后,赵俊臣又说道:“说实话,我并非好人,但我深信,这个世界上必然有真正的正义存在!但与此同时,这世上绝大部分的“正义”,也都只是虚假的伪物罢了,它们披着“正义”的外衣。内中却是其他的东西。所谓正义,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人们获取利益时所需要的一句口号。所以不仅仅只是你,这世上有无数人都在利用‘正义’二字,所以你也大可不必因此而失落茫然。”
听到赵俊臣的话后,崔倩雪显得有些不理解,依然是用茫然的眼睛看着赵俊臣。
事实上,赵俊臣所说的这些道理,对如今的崔倩雪而言。也确实过于深奥了。
叹息一声后,赵俊臣继续解释道:“在世人眼中,朝中的那些清流。就是正义的象征,而那些贪官奸臣,就是邪恶的代表,但实际上。清流们之所以会坚持所谓‘正义’。也大都只是出于利益的考量!你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