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身子又不好,你常跟着太子殿下,亦要对太子多加提醒,在咱们彻底掌控都察院之前,切莫再与朝中那些人进行冲突。陛下让李成儒大人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我看其中必有保护太子殿下的心思,亦有考察太子殿下能力的意思。若是太子殿下能够彻底掌控都察院,朝廷喉舌在手,就已是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当下整合都察院,乃是重中之重,在这般时候,不要分心,也不要在随意招惹他人。”
在吕纯孝恭声应是后,肖温阮见他脸上担忧之色不减,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你也不用担心,如今左右督察御史,都是咱们的人,都察院又是清流的聚集之地,虽说被朝中的那些贪官奸臣们安插了一些钉子,但毕竟是咱们占着优势,就算那些钉子各有靠山,只要耐心一些,都察院是不会有误的。”
说话间,肖温阮咳嗽了几声后,面容愈加的失了精神,他毕竟太老了,年龄比周尚景还要更大,仅只是说了这么一会话,就已是让他疲惫不堪了。
见肖温阮如此,吕纯孝不由露出担心之色,说道:“老师您不用担心,我和李大人一定会把事情给办好的。”
说话间,不敢再耽误肖温阮的休息,吕纯孝就要起身告辞。
然而,就在吕纯孝准备转身离开之际,肖温阮突然开口道:“你派人去湖南,问问何明那个老家伙,身体是否还硬朗,如今我身体愈加的不堪了,再过些日子,我准备向陛下请辞,太子太师的位置,我想推荐他继任,若是他愿意的话,就让他来京城。”
肖温阮说的很平淡,但吕纯孝却是一脸的震惊!
何明,肖温阮之前的太子太师,但与肖温阮不同,他更擅长传授帝王之道,这与太子朱和堉的性子不合,德庆皇帝似乎也不想朱和堉太早的接触这些东西,所以就让何明告老还乡了,虽然当时的何明才五十出头。
而何明告老还乡后,才由肖温阮继任太子太师之位,而且一当就是十年之久。
震惊过后,吕纯孝连忙问道:“老师您打算致仕了?您知道的,太子他离不开你。”
肖温阮笑道:“我老了,而且也想明白了,我担任太子太师的时间太长,对太子的影响太深,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太子他也该学点其他东西了。”
吕纯孝却少有的反驳道:“可是,那何明,太子不喜欢他,陛下也不喜欢他……”
肖温阮摇了摇头:“所以,这件事你先瞒着太子,等我请辞后,陛下将何明任命为太子太师,太子他就算不喜欢何明,木已成舟,却也无法反对了。至于陛下那边……经过这些天的事情,陛下他会答应的。”
听肖温阮这么说,吕纯孝犹豫片刻后,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吕纯孝离开后,下定决心的肖温阮,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之色。
正如他之前所言,他教授朱和堉太久了,对朱和堉的影响也太深了,朱和堉的性子为人,如今已经定型。
在这种时候,是否还能接受前太子太师何明的那一套?
肖温阮没有丝毫把握。
………
对于周尚景和肖温阮的诸般心思作为,赵俊臣自然并不了解,他有自己的计划。
接下来的近半个月时间里,赵俊臣依旧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门下势力的整合上,在赵俊臣看来,不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根基稳固,内部稳定,才是最基本的事情。
而通过赵俊臣的努力,这般整合已是初见成效,至少,那些新旧投靠赵俊臣的官员,如今已是相互熟悉,明白了谁是自己人,明白了在赵俊臣的门下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亦明白了赵俊臣的性子规矩。
另一边,在范斌琦的明敌暗友的帮助下,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讨论后,重做户部账目的事情,在这一天终于得到了德庆皇帝的首肯。
但事实上,在得到德庆皇帝首肯之前,户部的相关官员们已经在重做账目了,如今已是临近完成,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只是面子功夫罢了。
而户部的新账目,即使不能算是完美无缺毫无漏洞,亦是很难再挑出什么毛病了。
可以说,直到此时,户部才真正被赵俊臣全然掌控,其他派系想要在通过户部给赵俊臣找麻烦,已是根本不可能。
因为,不管他们怎么审查户部新账目,赵俊臣和户部上下,都是十足十的清官。
至于户部的旧账目,会在过些日子,一同消失于户部的一场偶然大火。
………
消除了一个隐患,这一天的赵俊臣心情很好,近半个月前的那些茫然自嘲,已是被赵俊臣重新隐藏在心底深处。
下了早朝后,在回府的路上,坐在轿中,突然闻到豆花的香味,赵俊臣微微一笑,说道:“停轿。”
再跟随在轿子旁边的许庆彦,听到赵俊臣的声音后,又见旁边那家熟悉的豆花摊子,已是明白了赵俊臣的心思,下意识的撇了撇嘴。
自从近半个月前,偶然间在这家摊位上吃了一顿豆腐脑后,赵俊臣就经常在下朝后在这里吃碗豆花,如今已是成为了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