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点,张诚也是早有预料,抬手举起赵俊臣的手令,说道“这份手令,乃是赵大人亲笔所写,上面还有赵大人的官印我若是地方衙门派来的,是绝不敢伪造赵大人的手信与官印的各位乡亲若是不信,大可以找些识字有见识的人来我这里确认真假”
最终,灾民们寻了许久之后,终于是找到了几名识字的人,来到张诚这里确认了赵俊臣的手令。
确定了张诚的身份之后,再回想起张诚的诸般承诺,灾民们纷纷是兴奋了起来。
“赵青天活菩萨啊”
“成为赵大人的佃户,是我们的福气”
“赵大人果然来救咱们了”
“有了赵大人的庇护,咱们终于可以活下去了”
最终,在某些人的带动之下,所有灾民的声音汇聚到了一起。
“愿意追随赵大人”
“愿意追随赵大人”
见到灾民们的踊跃表态之后,张诚面现满意,大声喊道“你们若是愿意追随赵大人,现在就回去收拾行囊,随我离开这里、赶去赵大人的田庄路上的粮食我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还有,你们之中若有一技之长的,也来我这里登记,赵大人对你们另有安排”
随着张诚的呼喊声,灾民们纷纷开始了行动。
见到灾民们的表现,张诚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总算是顺利完成了赵俊臣的任务。
当张诚走下木台之后,从身边人手中拿过了一壶水囊,却是一饮而尽。
这般长时间的大声呼喊,让张诚的身体有些承受不住。
就在张诚仰头饮水之际,送给他水囊的人却是忍不住嘟囔道“张老大,你说这赵大人的心底也太好了吧,他救了这些灾民的性命,给了他们安生之地,就已经足够了却还只收三成佃租,岂不是太亏了”
这人名叫霍刚,也是出身于战兵新军的伤残战士,对于赵俊臣自然是忠心耿耿,他不在乎这些灾民们今后活的好不好,只在乎赵俊臣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听到这人的抱怨之后,张诚却是笑道“你的这般疑惑,我也向赵大人提到过但赵大人不愧是赵大人,眼光远非咱们能比
按照赵大人的说法,这些百姓们今后只会生活在他的田庄之中,多余的粮食只能卖给赵俊臣指定的商行,赚来的银子也只能用在赵大人的商铺里,佃租固然是少收了一些,但这些损失转一圈也就回到赵大人手里了与此同时,赵大人还能赚到一个好名声,何乐为不为”
这般观念涉及到后世的经济理论,霍刚思考了很久才明白了过来,顿时是面现恍然道“赵大人果然高明”
就这样,在张诚等人的到处鼓动之下,难民营里的五万余难民,最终有四万三千余人愿意跟随他们离开难民营,成为赵俊臣的佃户。
到了这一天的下午,灾民们已经是收拾好了行囊,然后就被张诚等人带领着向着东边方向行去。
那里是宣府军镇的方向。
在赵俊臣的暗中运作之下,聚宝商行已经买下了宣府军镇的大量军田,正好是安置这些百姓的最好去处。
然而,当灾民们跟随张诚离开了西安境内之后,却是一头撞上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