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圣京的人口(1 / 2)

听范汝增说出240万人口的数字来,刘长佑大吃一惊:“何以人口如此之多?当初帝国刚刚定都圣京的时候,才堪堪一百万人,这才9年时间,怎么会增长这么多人?没听说陛下调派大量的驻军驻守京城啊?”

范汝增嘻嘻笑道:“兄长说的没错,我帝国几乎没用多少战乱便和平接收了圣京城,也留下了太平天国转下来的一百来万人口。而原本逃往江北各府的原本圣京城内的居民也纷纷回乡,这一下便增加上十万。

帝国将士在圣京城只驻扎的军队虽然还不到十万人,但但后来陆续设立帝国的各个官衙、各省的会馆、各行业的商会、各行各业的总部等等......别小看这些机构,单个没多少人,但架不住数量一多,便是以十万计。别的不说,就说这学堂吧,截止今年为止,单单设立在圣京的高等学堂,便达到二十三座,学校的教师和后勤辅助人员便多达三万人,加上他们的家眷,只怕不下十万人,而这些高等学堂从整个帝国各地招收来念书的学生,便超过十万人。

别的不说,单是圣京的铁路局,便雇请了数千名工人,这些人都带着一大家子,可不就是数万人了?这样的帝国国办机构更是太多,比如圣京机器制造局,已经发展为超过3万正式工人的超级巨无霸,若是算上他们的家眷,只怕不下十五万人。除了这些国有厂矿之外,圣京城内城郊,还有数百家大大小小的民间私人筹办的工厂作坊,好多规模也不小,有上千人,小的也有几十号人,这样一算下来,单是圣京城四周的私人工厂的工人们,便不下十来二十万人,这些人的家眷更是庞大。除此之外,因为圣京城人口众多,每日的柴米蔬菜等消耗都是惊人的数量,吸引了不少周边州府的乡民前来谋生。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圣京城的人口在短短9年时间,便增长了足足一倍还多,并且近两年来仍旧在增长,还越来越快,如今还在以每月上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刘长佑豁然变色,这个人口增加的恐怖速度,真是让他大吃一惊,他喃喃地道:“亏我在武昌为官多年,以为让武昌城的人口恢复到比当初太平天国攻城之前还要多的地步,就已经沾沾自喜自己的功绩,没想到,与圣京相比,真是萤火之辉。陛下真是天才,也只有陛下才能短短几年便让圣京成为如此规模的超级大城。240万人口,天呐,当初号称什么乾隆盛世的满清朝,北京城也就一百多万人口吧,当天天下,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范汝增连忙岔开话题:“兄长不必唏嘘,这圣京毕竟是首都,有许多其他省府大城难以企及的便利。

兄长这回来了呆京城就不走了,闲暇时分可以好好转转。如今圣京城的百姓简直不能用安居乐业来形容,按照陛下说的那个词,叫获得感和幸福感都很强。

不多说了,小弟雇请的马车就在那里,兄长和思谦还请上车。”

说到这里,一行人已经来到火车站外广场的边缘,范汝增的两名手下领着众人来到一辆高大而朴实的四轮马车前。

刘长佑和刘思谦父子两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可以载几十人的公共马车,便仔细打量起来。

停在人群之中的,是一辆浅褐色的马车,很是高大宽敞,刘长佑注意到,这马车不但是四个轮子的,竟然还是双层结构,上下两层都可乘坐。

刘长佑熟读古书,他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以二轮马车居多,这四轮马车虽然也有,但很不常见,使用很少。原因其实很多人都明白,马车的轮子栓在一条硬木做的轴上,无法转换方向,因此两轮马车还可以靠马夫的技术,靠着马力挪动两轮的快慢来转换方向,但四轮马车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根本无法改变方向,这也是为何无人使用四轮马车的原因。

因此,刘长佑立刻提出疑问:“此马车如何转变方向?”

范汝增不明白这方面的问题,便让车夫来回答,刘长佑这才被告知,这四轮马车是交通部从西洋那边学过来的,前后两组车轮与中原的这种四个窄窄的铁箍木轮都装在车架上的四轮马车不同,这种四轮车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的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连接,并且两个车架都安装了转向差速器形成可以转动灵活的转向架,这便使得前后两个车架都能转动自如。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刘长佑听完车夫的介绍,又看了下马车的车架,还有精钢打造的车轮还众多连接的螺栓、齿轮、传动轴承等,叹息道:“西洋的技术,还真有他们独特的地方。可怜我汉家文化,竟然数千年都没能制造出会转向的马车来。”

刘长佑父子坐上这辆已经被特务司全包的马车,一路行驶起来。

十余分钟之后,便已经来到玄武湖边。

拉开马车的窗帘超外看去,美丽的玄武湖还是以前般模样,恬静而美丽。不同的是,玄武湖边,一条宽阔的道路,沿着玄武湖向远方延伸而去。而路边,聚集着数百人,都朝马路的劲头来回张望,见到刘长佑他们乘坐的这辆马车开过去时,似乎有些高兴,朝这边迎了上来,但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