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 章 问策(三)(1 / 2)

冯云山直接霸道地朗声道:“众爱卿谁有不愿遵从朕的旨意,现在可以提出来,朕给你重新安排职位,大不了朕再重新任命巡抚,或者从七位特区的知府中直接提升一位便是。”说完,冯云山转头朝四周望了望,众人均缩回脑袋,开玩笑,皇帝已经有些发火了,谁敢触这个霉头?除非真的不想干了。

可在场的这些,特别是满清降臣,用冯云山的话来说,管他是出于想为百姓做事、实现自我价值,还是贪图名利甚至升官发财,反正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有一点,就是想在冯云山手下当官,并且还想当大官。否则也不会冒着损害名声的危害归顺帝国。单凭这点,冯云山便可以让他们做任何事情。何况今天召见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冯云山仔细分析对比过的,应该来说,大部分都是为民为国之人。

只听众人被冯云山的话吓了一大跳,连续地噗通几声,纷纷跪倒在地上,参差不齐地喊道:“陛下息怒,臣等之罪!微臣自然遵从陛下旨意,全力发动和鼓励商贾乡绅建设工厂,引进西洋机器,兴办实业。”

见众人如此,冯云山这才大喜道:“如此大善!众爱卿平身!兴办工厂一事,朕自有安排,众爱卿只需保证治下与帝国一致,为兴办实业之途保驾护航即可。其实,朕也不是怪罪袁爱卿和毛爱卿等,朕知道你等也是为帝国考虑。其实朕早已经考虑过一个问题,今日便与众人探讨一番。”冯云山顿了顿,“众爱卿可知为何自秦以后,历朝历代都只能存在二百余年,过了这一时间,便必定会发生农民起义,结束王朝统治?”

见众人面面相觑,冯云山直接自问自答地道:“土地兼并!朕以为,除了外敌入侵之外,历朝历代的江山更替,都是土地兼并所引起。而历代的王朝,因外敌入侵引起灭亡的,也大部分是因为境内叛乱连连,统治不稳,归结到底,还是土地兼并所引起。”

“朕对自秦以来的各王朝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一个规律:每个朝代兴起的初期,一般都是战乱初定,王朝的开国之君比较贤明,加上治下的百姓人口少,各土地荒芜,便会向流民、平民分配土地,形成一个庞大的自耕农群体,通过对这些自耕农阶层收取赋税,国家日益强大。同时,由于朝代中前期国君贤良,朝廷开支少,百姓负担轻,使得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导致人口数量大量增加。比如李唐,建立初期人口1500万,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增加到1900万,再到唐中宗神龙年间增加到3000万,最后到唐玄宗天宝年间达到5300万。再如朱明一朝,初年人口5000多万,到了明朝中后期达到1.5亿。正因为这样的大量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不断被增多的人口分薄,使得人均土地出产不断减少。但是朝廷官府的开支逐渐增加,造成农民负担增加,最终导致大批自耕农的破产。众爱卿应该也知道,百姓只要一破产,手中唯一值钱的便是土地,将自家的田产出售来度过难关,从一名自耕农沦为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非但如此,比如明代,不但破产农民出售土地给地主,不破产的农民也会将自家土地挂靠在官僚乡绅或是有功名出身的拥有免税特权的人名下,变成实际上的租户。而租种田地,租粮是非常昂贵,甚至达到一半收成,这样一来,一旦天灾或者变故,便会有大量租户无法填报肚子,沦为四处抢粮的流民,从而促使农民起义。”

“当然,在朕看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形历朝历代都有发生。土地兼并或许不会很快很直接地导致农民起义,但土地兼并后一碰到天灾或者外部的战乱,必然会导致庞大流民群的形成,进而便随时会爆发农民起义。而满清一朝,特别是近几十年,各地民变大大小小数百上千起,叛乱不断,即便不灭亡在朕的手中,也会覆灭在别人手中。原因无他,土地兼并太过严重。加上如今整个华夏的人口有四亿之多,若是土地仍旧让之保持现状甚至继续兼并下去,朕的江山,只怕也长不了!”

冯云山一口气将自己对土地兼并的担忧说了出来,看着众人。

湖北巡抚刘长佑一直掌管农业部,加上曾在桂林治理过一段时间,对土地兼并深有体会,当下出列奏道:“陛下所说的土地兼并,揭破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最为重要根源!历朝自耕农的社会架构,最大的财富,便是土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而土地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财富。但凡有些银两的,总是想办法去换取良田。包括朝廷的官员,能引起大面积腐败的最大诱因,也是兼并土地。县令想贪几百上千亩,知府道台想贪几千亩,到了巡抚总督大学士,便想贪几万亩十万亩,而亲王等,甚至数十万亩,这世上再多的土地也满足不了贪念。必须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否则,我中华帝国也会走前明前清的老路。”

也只有作为冯云山的心腹的刘长佑这样的帝国老人,才敢说出这样的话。

直隶巡抚周胜坤直截了当地道:“陛下,如今天下已定,干脆将原本的满清地方官员和乡绅全部抓起来,将他们的田产全部充公收缴帝国国库,陛下再拿出来分给那些无田的百姓,既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又获得民心。”

周胜坤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