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来信(1 / 2)

燎完锅底后,李红军一家算是正式的在家属区里住下了。

沈云芳因为孩子小,也是因为不太得意那些都有小心思的军嫂,所以平时也就不咋出门。眼瞅着就要到春耕的时候了,沈云芳在家没事,就开始收拾后院的那块地。

一共就三十多平,还让她占了将近十平搭了个塑料棚子,剩余的地方更是有限。指着这块地供家里夏天吃菜勉强可以,但是要想晒点菜干留着冬天吃就不大可能了。

想扩宽种植面积也不肯能,这边虽然也有山,但是她并不熟悉,在加上那山离自己家很远,所以去山上开荒就不用想了。那就只能是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再提高土地肥力,让这块土地尽可能的增产。

沈云芳穿过来这边,连着种了几年地,也算是有点经验了。为了减少病虫害,她第一步就得深翻地。

结果她刚拿起铁锨,就让李红军给撵一边去了。接下来就是沈云芳指哪,李红军就打哪。当然翻地什么的都是趁着李红军下班在家的时候干的。还好地方不大,前院家后院一共也没有四十平米,李红军抻悠着两天就干完了。

沈云芳为了增加肥力,让李红军骑着车子托着一个大筐去山上搂点腐叶下面的黑土回来。当然一筐的肥土并不能解决满院子的肥料问题,她这样也就是给自己空间里的肥土找一个出处,她拿李红军拉回来的黑土和上自己空间里的黑土,然后又撒上了些蚯蚓粪,一起和成了肥料,让李红军均匀的洒在了院子里。

四月初这边的天气还是很冷,所以沈云芳就在家里把菜苗都育上,这样成活率高而且能提前成熟。

这个时候,她家的第一波小鹌鹑也孵化了出来,这次她还是孵了一百个鹌鹑蛋和十个鸡蛋。

鹌鹑孵化时间短,最早孵化出来,一百个鹌鹑孵出来八十九只小鹌鹑,沈云芳拿个木盒子把它们装起来,在屋里养了两天,让它们壮实了一点后,就送到了后院的塑料棚子里。

吴嫂子这段期间总是过来家里,主要是跟着沈云芳学习孵小鹌鹑。

沈云芳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所以倾囊相授。其实这东西真的不难,只要掌握了几个诀窍,别怕失败实验几次肯定能有收获。

吴嫂子从头到尾看沈云芳整了一遍,算是学会了,只是还差了实践这个步骤。

沈云芳也期盼着吴嫂子能够把这一技术学会,那以后自己家的鹌鹑就有人给孵了。

这天,李红军中午回家吃饭,顺道的还带回了两封信。

一封是桃树村李家给李红军写的信,一封是盖家屯大栓给沈云芳写的信。

这可真是惊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接到好朋友来的信。

沈云芳拿起大栓的信就撕开读了起来。

如她所料,这信是大栓媳妇口述大栓代笔完成的。主要就是来信问问她在这边怎么样,适应的好不好,要是适应不了,可以搬回去,盖家屯永远是她的家。

沈云芳看了很是感动,和现在这些邻居比,她觉得还是和大栓两口子的感情比较纯碎,比较真诚。

信里还说了,大栓媳妇看着她家的后院和自留地空着也是空着,就让大栓把自留地都给她种上了黄豆(他们都觉得沈云芳是个挺矫性的人,吃油不爱吃荤油,就爱自己种黄豆榨油,就爱那股子豆腥味),后院像她在的时候一样,一半给她种上了玉米,一半给她种上了各种蔬菜。还说让沈云芳*月份的时候回去一趟,正好粮食和蔬菜都收了,她也能拉回去吃,省的在城里吃不着新鲜菜。

当然人家说的比这个可是含蓄多了,这也不怪他们会这么想,当初沈云芳刚结婚说不想来随军的时候,可是没少说这边条件艰苦,即使来随军,国家也不会给多少粮食,所以在吃的方面还没有在村里富余呢。大栓两口子这是记下了,也当真了。这不看沈云芳去随军了,赶紧的就帮着她把地给种了,到了秋天怎么也有点收获,也能给李红军两口子贴补点。

沈云芳从头到尾的看了两遍,平复这心里的激动,和躺在炕上的儿子说道:“胖胖,你大栓舅舅给咱们来信了,说是帮咱们把地种上了,让咱们秋天的时候回去呢,你说咱们回去不回去啊?”

“啊啊……”胖胖张着小嘴叫唤。

这用问我吗?我有决定权吗?不是你们想去哪把我一抱就走吗?问我干啥?

“啊,原来胖胖也想你大栓婶子和小娟姐姐了,那咱们等夏天暖和的时候就回去玩两天怎么样。”沈云芳就当儿子答应了。

李红军在旁边也看完了李老头写的信,因为家里的大学生已经上学去了,剩下的几个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这封信写的有些艰涩难懂,汉字和汉语拼音混合出现,有的还不通顺,还得李红军联系上下文,揣测具体意思,所以看得比较慢。看完了后,避免不了的,心情比较沉重,转头看老婆孩儿在炕上好像玩的挺开心的,他的心情突然又好了起来。把信往信封里一塞,往炕上一扔,他就凑了过去。

“你和我儿子说啥呢?”李红军看自己媳妇这红里透粉的脸蛋,爱的不行,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