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四章 金麦城规章(1 / 3)

大汉女学堂 金佶 4943 字 2017-11-14

在钱汝君看来,大汉怎么可能缺粮食?

水里就有食物,池里也有食物,山里更是有丰富的食物。

不用说,海里的食物,多到吃不完。

钱汝君觉得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睁眼瞎。

但是,这些人没有食物吃,有一个原因,就是太依赖别人。

为什么会依赖别人?因为消息的渠道太少。

因为不识字所以不知道旁边有食物。

也因为识字的人,不会别的东西,他们把书就当成谋生的工具。

在钱汝君眼里,识字本身是获得学习的能力。

至于那些养生的学问。必须是吃饱穿暖,闲着没事干,才能学习的事。

在钱汝君看来,大汉达到吃饱穿暖没事干的人,不多。

而且这种人,常常请不到好的学问老师。

所以就成为世间公害,吃喝玩乐嫖赌样样来。

识字,是为了获得知识,知识,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美好。

然而,知识在这个时代,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般人,就算想学也学不起。在他们眼中,学这些学问,必须把一切的事情都放下。

只有少数人能够把这些学问和识字的道理分开。

钱汝君知道,就算她把这些话讲出去,百姓也不会懂。

反而会认为,钱汝君当了公主,就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来。

不懂得百姓的困苦,不知道百姓的需求。

或许,钱汝君真的不懂。生活的痛苦,只有真正面临痛苦的人,才能够懂。

南方的土地的确需要开拓,没有真正的把土地开拓出来,让汉人铺满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不会真正属于大汉。随时都有造反的可能。

或许,是大汉的土地太大了,有想要占领更多的地方,好让子孙过好一点的生活。

讲完了婚姻问题,皇帝一转眼又开始说北方的大草原问题,怎么样建立一个匈奴州郡,这样的地方又要怎么管理,都是值得花很多时间探讨的问题。

钱汝君觉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最好。

可惜,这时候专业的人,不是这些主官,而是那些胥吏。

而,大汉的胥吏,还有很多不识字,只是照着先辈的方式做事。

你要让他换一个方法,很可能,他马上变成不合格的胥吏。

使用大汉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很明显的,对这些地方是不适合的。

或许用大秦的管理方法,还有一点希望。

钱汝君也没有什么好意见,后是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在钱汝君的眼中就是个坑,对他们太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们可以坑普通的汉人。

对他们不好,他们就会不断的造反。

在钱汝君看来,其实,最主要还是,让这个地方的人,慢慢融入汉人。

忘记自己是不同的人。

钱汝君相信,后世的汉人,其实是无数族群的集合体。

看看汉人的长相,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要不然,也不会四川出美女,东北多大个儿,南方男人长不大。

要不是他们人数比较少,不会影响汉人的生活,汉人估计就要跟着造反了。

他们觉得自己真是太委屈了。

但是大汉的管理方法对于游牧民族的管理来说,其实是不太适用的。

如果给他们自治权,很可能只知道最后自己就选出了一个皇帝。

如果,这些被钱汝君洗脑的人都死光了之后,下一代很可能形成更强大的匈奴帝国。

因为成为大汉人民之后,属于大汉的技术,不可能在对他们封闭。

至于文明这种东西,他们本身没有,失去了,只会让他们更为强悍。

到了这时候,说不定南方的汉人就没有办法,打败北方的草原王国。

大汉的文明就会慢慢的涌入,懂得穿衣吃饭,懂得羞耻,他们也会学习到大汉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技术。

虽然在钱汝君眼里,这些技术都非常的落后,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全世界的眼光看起来,这已经是非常辉煌的文明。

大汉文化的光明,在普世之上,都值得最高评价。

其他地方大部分的地方,都还是过这最原始的生活,还在新石器时代呢!

有些国家说是国家,其实也没有统治他们口中的范围。

只是把国家往大的说,是一种本能。

这一次由于钱汝君,被皇帝逼得要出嫁,所以不得不展现自己的价值,让皇帝舍不得她离开皇帝的视线。

她巴拉巴拉的说了很多,很多都是对大汉皇帝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建言。

但是皇帝也知道,如果把这所有的建议都直接实施,其实大汉会整个乱套,不是钱汝君的建议不好,而是他的官员无力。

也就是他管理官员的能力不足。

所需要进行的,其实还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