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股市确实也经常发生这种事情。”李大保冲李炎回应了一句之后,先是沉默了一下似乎梳理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思路之后,突然冲着坐在李炎身旁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启华问道:“王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本来就没想说话的王启华下意识楞了一下,抬手指着自己愕然道:“你问我?”
“德天系的老大,京城大作手之一的王启华难道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吗?”李大保故意把王启华捧的高高的,笑眯眯的冲其问了一句之后。不曾想王启华直接笑着摆了摆手说道:“那些都不过是虚名罢了,资本市场还是靠能力。你说……我载在麟腾系和你股仙李大保手里多少次。我就别在孔圣人面前买文章,关帝庙前耍大刀了!”
李大保没想到王启华竟然选择自黑来规避问题。人家话都说道这份儿上了,自己如果在说下去双方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保哥,这不是跟你请教吗?”李炎笑着冲李大保再次嘀咕了一句之后,李大保想了想这才说道:“好吧,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拙见。你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你其实想问的应该是在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开始下跌然后你选择了加仓的变幻吧?说什么买鸡卖鸡想来万变不离其宗。”
李炎笑了笑,冲李大保坦然道:“什么都瞒不过保哥。”
“不过我想,应该先回到这个问题的奔上来说。比如卖家挣了多少钱呢?这你得要看是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价值问题。”
“哦?”李炎楞了一下。
餐桌上的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的打算听听李大保究竟会怎么说。
“第一个角度呢,其实就是卖家实际上产生了两次采购和两次销售的行为。假如每次只是赚一块钱,那一共赚了两块钱。很简单吧?”李大保冲李炎回应了一句的同时,眼神中透着一丝笑意。
毕佩琳在旁边故意卖萌道:“保哥哥,你知道李炎肯定不是问这么见得的数学加减法嘛!”
李大保嘿嘿一笑,点头嗯了声说道:“是啊!所以我才说这是第一个最明显的角度嘛!第二个角度则是,一只本来进价是八元的鸡,原本可以卖十一元赚三块钱的,但是最后因为卖家决策的失误只赚了两块钱。损失了一块钱,对生意人来说,本来应该能赚到的钱没赚到,那就是损失。注意!我说的是损失,不是亏损哦!”
“嗯嗯,我理解。这个和浮亏浮盈不同。”毕佩琳萌哒哒的回应了一句之后,冲着李大保咯咯轻笑了几声。
“好像有个段子说过,出门遛弯没捡钱就是亏?哈哈哈……好像是相声里的,感觉就是小人物的自嘲。”李炎在一旁“敲了敲边鼓”。
李大保乜了眼李炎之后紧接着说道:“第三个角度,就是一只本来进价是八块钱的鸡,原本可以卖十一元赚三块钱,但是因为第一次只卖了九块,只赚了一元损失了两块钱。但是卖家发现之后及时调整了策略,再次购入又买了回来就属于销售止损了,盘算一下应该说算是挽回了一块钱的损失。但依旧是损失了一块钱。”
李炎听了这话之后,一脸认真的点点头。紧接着问道:“还有第四个角度吧?”
李大保嗯了一声之后说道:“确实有第四个角度,那就是一只鸡的进价是八块,一开始卖家觉得应该只能卖九元,但是最终却发现一只鸡可以买到十一元这个价格的时候,他通过市场的这次测试,发现每只鸡都可以转三块钱的利润,那还等什么呢?自然是赶紧去进一批鸡过来卖,挣大钱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借着买鸡和卖鸡的话茬儿,李炎其实说来说去不过就是在说银种子酒。其实坐在桌面上的大多数人都听出了李炎话语中的弦外之音,那意思自然也在说:倒腾来倒腾去大家都没好处,其实不如一路做多的好。
李大保当然明白李炎的意思,但他也只是微微笑了笑。有些话是不能揭穿摆在台面上说的。
“保哥,那假设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我借了八块钱买了一只鸡,然后九块钱我给卖出去了。我现在有九块之后,我又借了一块钱,总共手里拿着十块钱我又买了一只鸡,然后十一块钱让我再次抛售的时候,我手里应该有十一块钱对吧?那我借别人的八块钱再加上一块钱,那就是九块钱!这算不算借鸡生蛋?”李炎见李大保在顾左右而言其他,自己笑了笑之后再次抛出了自己的情况。
李炎现在操盘银种子酒,李小腾开出了一亿的“上车”加码。因为稀土项目导致的捉襟见肘,所以李炎拿这一个亿出来,还得感谢身旁的毕佩琳。
至于后面的那些资金,最主要的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定居京城的煤老板“昊哥”。他们这些煤老板每个人如同出份子一样共同拿了些钱,投了过来。
如果说李炎是借他们这些煤老板的鸡去生蛋,那反过来看何尝不是人家煤老板们也在借鸡下蛋?
李翔似乎没听出来二人之间聊的这买鸡卖鸡和借鸡下蛋究竟说的是什么。只听他诧异的冲李炎和李大保二人问道:“真的有这么复杂吗?我刚才还在想,成本既然是八元,最终连本带利是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