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言,牛总的策略扩张很快,而且是低成本,也是国内乳业市场的主流模式。
博安系的模式相对更封闭,有多少奶源就做多少生意,主要依托内部的营销渠道进行销售,尽量少走外部的超市,毛利率较高。
博安系不仅有连锁药店,也有大量的连锁超市,都是地方性的小品牌,目前正在整合,在中润集团旗下的中润万家,大润发都持有一部分股份。
二次年会时,李锦芬和张丽英做了一个决定,深化和中润集团的合作,同时增加在大润发的持股比率,积极开拓渠道。
这不仅是为了乳业,而是多元化的联合投资,在中润万家、大润发、乐购三大连锁超市的周边,开拓中餐连锁、药店连锁。
总之,渠道是博安系的灵魂,这也是博安系深耕传统产业,不断扩大毛利率的唯一出路。
论能力,论声望,论手段,张丽英哪里是牛总的对手,按照道理,博安系在乳业的投资也还没有威胁到牛总,可这会儿,牛总的脸色还是很难看的。
徐腾本来是为了给牛总和柳总情面,下了飞机就过来参加座谈会,没想到,场面是越来越僵硬。
这一刻,徐腾心里想法挺多的,都说同行是冤家,华银财团现在基本上和谁都是同行,仗着有银行贷款支撑,什么钱都有想赚,这么发展下去还真不是好事。
就拿乳业来说,当初,徐总的意思就是投资婴幼儿乳品,弄点外资品牌专营即可,到了博安系这边,那真是刹不住车的一路狂奔。
这要是徐腾负责,徐腾有很多话要说,连锁药店和医疗领域,博安系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资本也应该尽量在优势的传统产业,不能看别人赚钱就眼红。
这个座谈会是柳总出面召开的,实际目的就是想要调解牛总和华银财团的关系,要么让牛总加盟,要么达成一个君子协定。
博安系的张丽英是摆明吃独食,这也是博安系的特征,整个体系都是内部封闭的结构,自己玩转一套,从生产到渠道,通杀。
这搞的真尴尬。
“合并吧!”徐腾眼看座谈会要不欢而散,忽然做了一个决定,虽说这个事轮不到他负责,可他既然开口,而且是这样一个词,对张丽英还是一个很大震撼。
张丽英惊诧的说不出话。
牛总也惊诧的说不出话。
这是什么意思,谁合并谁?
所有人都看着徐腾,心里都是同样的一句话腾太子,您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但是话不能乱说,要说也得说清楚,这模模糊糊的“合并吧”三个字,什么意思啊?
“蒙乳集团那边有没有能力兼并博安系旗下的乳业?”徐腾是很认真的,很严肃,直接问牛总。
“肯定不行,你们的投资规模这么大,蒙乳集团哪有这么多的资金?”牛总想并购,但他也明白,华银财团不是国企公司和行政领导那么好糊弄,要并购华银财团的下属企业,那得拿出真金白银。
“那就合并,双方资产算一算,按总资产核算股本。”徐腾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仔细想想,补充一句,“我的意思很简单,华银财团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是业内第一第二。双方合并出一家母公司,控股蒙乳和阳光乳业、完达山、纽瑞兹这些分公司,生产和营销暂时分开,用三五年的时间慢慢整合成一家整体性的上市公司。”
“这个不太好吧,我们的资产重点投入到奶源,产品质量是完全可控的高标准,销售额虽然不高,利润率却很高。”张丽英不同意。
“具体怎么合,你们私下再慢慢谈判,可以是成立一家母公司,也可以双方交叉持股,逐步合并。我只是代表徐家给一个大方向,最终谈不成,那就算了。”徐腾在这件事上有点独断专行,但他心里明白,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一口气兼并蒙乳集团。
三氯氰胺这个事是迟早要爆发的,博安系绝对可以免疫,而且会乘机造势营销,这是徐妈从一开始就确定的策略,只是没有告诉张丽英和李锦芬。
所以,徐腾的提议是先合并一家母公司,博安系乳业和蒙乳集团分开运营,构建两家集团,最终凭借这个必然要来的事件,彻底吞并蒙乳集团。
徐腾说着这个提议时,心里其实想了很多,蒙乳集团的牛总,现在绝对会做出一点牺牲,也想合并博安系乳业的几家公司,有内资的老牌乳企,有法国品牌,有新西兰品牌,还拥有国内最大的高端奶源基地,遍及全国17个省。
一旦并购成功,对蒙乳集团来说,这是一步登天,省去十年努力啊。
牛总哪里能想到,即便蒙乳集团现在让利并购,最终的胜利者也只能是徐家,而徐家的华银财团彻底吞并蒙乳集团的价码,可能只是牛总预想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我不做乳业,对你们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局外中立,给你们一个倡议。”柳总召开这个座谈会,说是聊一聊国内经济环境,其实就是要撮合双方坐下来谈,保护牛总的那一亩三分地。
“我建议你们合并,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