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传播甚广。
徐家的钱到底从何而来,总要有一个说法,但凡是一个人,心里都有疑惑。
到了2015年的10月下旬。
徐腾对于事态和舆论的发展态势是非常头疼的,这是他在10月10日与lenvo系分手时,截然未曾预料到的局面,他不知道lenvo系的柳总、杨总、郭士宏这些人,将这些事曝光之后有什么好处?
难道柳总有足够的政治人脉,将华银财团撕毁掀翻,从中获利?还是纯粹的分手报复?
这些事,在道德层面上确实不妥。
但在法律层面,华银财团的所作所为根本不违法,和德隆系那些原始的资本大鳄不同,华银财团从2002年就有完善的法律顾问团队,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该怎么做,一切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操作。
徐腾没什么可担心的,只是下达了一个封口令,禁止华银财团任何联席、高级合伙人与lenvo系对撕,安排华腾公司全权处理危机公关。
徐腾自己还是一如既往,每天上午在公司内部开会,处理财团的日常工作,下午安排一些会晤,或者是在自己的书房整理资料,思考战略性的决策。
他安安静静的做生意,认真履行财团理事长的所有职责。
虽然国内的舆论态势让他有点烦,但在江州的生活与工作依旧是温馨的,稳定的,每天都像钟表一样准时循环。
这是徐腾最满意的一种状态,宁静,规律。
lenvo系曝光的那些资料文件,肯定能让证监会立案调查,那又如何?
徐腾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天下午,惠普集团的董事长雷森-兰恩和ceo梅格-惠特曼悄无声息的抵达江州,同徐腾会晤密谈,此时的惠普集团其实比lenvo集团糟糕的多。
惠普集团的净资产平均回报率仅有6%,同期的ibm,这个数据是24%,即便是竞争对手戴尔公司和lenvo集团,这个数据也能达到17%。
从2014年8月到2015年10,惠普集团的股价从每股38.5美元,暴跌到17美元,目前这个暴跌的趋势根本止不住,惠普的市值也跌到了370亿美元,远低于mi米科技的540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来说,雷森-兰恩的董事长职务,梅格-惠特曼的ceo职务都岌岌可危。
过去,惠普和华银财团之间确实没什么可谈的,一直都是竞争对手,但在徐腾抛售了lenvo集团的所有股权后,双方就再也没有谈判的障碍了。
在徐腾的这间地中海希腊现代主义装饰风格的办公室里,三人的谈判很顺利,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性的问题。
惠普集团并购mi米科技。
双方对等交换股份,华腾公司和微软公司联合提供额外的70亿美元注资,为惠普集团补强现金流,华腾公司在惠普集团持股超过45%,米科技团队持股7.4%,svb硅谷银行持股3.5%,微软持股7%,各方合作推动惠普集团向着软件公司和无线端转型。
籍此,惠普集团的注册总部将迁移到欧洲,在美国的总部迁出硅谷,转移到西雅图,在全球的业务结算中心,分成三个部分,爱尔兰、中国江州、美国西雅图。
徐腾的战略决策很明确,安排惠普与微软、华腾系结盟,最大限度避税,在svb硅谷银行、华腾公司内部,大范围分拆惠普集团的分支业务,全力推进惠普向着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与无线端的转型。
徐腾的这个决策,各方都没有意义。
唯一的问题是mi米科技公司,雷总及其团队是什么态度?
雷森-兰恩和梅格-惠特曼暂时离开后,徐腾在办公室里想了很长时间,才给雷总打了电话,就这个合并决策进行协商。
显然,雷总不愿意。
这个时间段的雷总正是春风得意,怎么会和惠普集团这种日落西山的夕阳企业合并呢,何况还是他被兼并。
徐腾只能是很耐心的慢慢做工作,一条一条的谈。
mi米科技的市值确实很高,平均净资产投资回报率高达37%,但是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因为mi米科技实际上没有什么技术储备。
惠普集团不同,无论是在芯片业务,还是在服务器和数据库业务上,以及其他周边产品的技术积累,以及人才和科研团队体系,惠普集团都是碾压lenvo集团和浪潮集团的级别,更别提mi米科技。
徐腾是做大生意的,他的判断很精准,不容置疑,现在就是兼并惠普集团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mi米科技乘势席卷,上一个台阶的最佳阶段。
双方合并后,mi米科技公司做为惠普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将从惠普集团拆走自身所需要的一切资源、科研和业务团队。
米科技的团队,将有3个人跻身惠普集团的董事会,雷总也将继续担任米科技公司的执行总裁,兼惠普集团的全球副总裁。
徐腾现在的商业思维与境界,相比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