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惨无人道的强大!(4 / 5)

无耻家族 浪子刀 8323 字 2017-03-03

尔伯特家族在摩根士丹利的控股权,加起来超过1/3,加上吉尔伯特的创始家族身份,基本能决定新的董事长人选。

这些事是劳厄德-布罗克芬和其他华尔街大鳄都还不知道的。

没有人,没有一个家族能控制世界,但有足够多的家族携手合作,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道理还是不难懂的。

the-shunfamliy在整个美国,在明处,在暗处的合作家族非常多,做为财阀式的家族,大家都不愿意放弃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一个家族的力量和稳定性终究是有限的,必须要联合,要合作。

徐腾在美国选择的合作方,绝大多数都属于传统领域的金融、能源、地产,这些家族在面对美国科技新贵的挑战时,整体还是很被动的,很愿意和徐家联合。

现在,徐腾要求将一些合作提升到明处,更大幅度的利用这些合作关系保护徐家在美国的投资利益。

几分钟的沉默后。

黑石集团的董事长,史蒂夫-施瓦茨曼也做出了选择,同意在董事会为华银财团增加一个董事席位。

徐腾和史蒂夫-施瓦茨曼相识已经有十年时间,早在2004年,腾讯集团选择上市时,史蒂夫就亲自赴华游说,希望腾讯集团选择在美国上市,而且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投资腾讯。

可惜,没谈妥。

到了2006年,外汇局那边准备拿出一部分外汇投资黑石集团,双方谈的很开心,徐腾忽然介入,游说上层暂停此时。

直到2007年,徐腾终于说服外汇局,由华银财团旗下的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托管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用于商业投资。

最终到了2008年,华夏金融集团才在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中,代理部分外汇投资黑石,为外汇局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相比之下,建行和摩根士丹利、淡马锡控股合资的东方国际金融股份公司,托管业绩就明显重亏。

这就让徐腾抓住机会,说服央行和主管领导,由华银财团收购淡马锡和建行持有的“东方国际金融股份公司”股份,让这家国内最厉害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方,变成华腾公司、中汇基金、摩根士丹利三方联合控股。

今年,徐腾又联手摩根士丹利,推动“东方国际金融股份公司”和东方证券、中投证券合并,彻底纳入华银财团旗下,成为华夏金融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至此,华银财团在国内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领域,主要的国有系竞争者就剩下中信集团,其他都相对较弱,即便中信集团也缺乏在国际市场的运作能力。

徐腾确实是做生意的顶尖人才,在这方面的天赋很明显,做生意的风格也素来是一步一子,不急不患,从2008年代理外汇储备,投资黑石集团,到今年正式介入董事会,他用了6年时间等待最佳的时机。

一旦进入黑石集团董事会,华银财团的持股加上代理的中央外汇持股,他实际控制的表决权就能占到1/3,这就够了。

这是大势所趋,挡不住了。

史蒂夫-施瓦茨曼这位华尔街之王,终于服软,退让一步,相比2008年,现在的the-shunfamliy和华银财团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的对手。

虽然对黑石集团来说,眼睁睁的目睹华银aig兼并保德信金融集团,坐视aig集团成为全球第一大的金融寡头,感受有点复杂,但也确实是有心无力,能力和财力都不及对方。

即便黑石集团和aig集团注定是竞争大于合作,该合作,还是要合作。

华尔街五巨头,3:2的局面又出现了,美银、黑石、摩根士丹利都选择给予the-shunfamliy和华银财团董事会席位,不同在于,美银、摩根士丹利更隐蔽,给予the-shunfamliy董事会决策席位,黑石是公开的给予华银财团董事会决策席位。

现在只剩下高盛集团的劳厄德-布罗克芬,以及摩根大通的吉米-戴蒙董事长都选择沉默,因为这两家和华银财团,和徐腾的合作都是非常少的。

“我的要求是很简单的,我的家族要求并不高,我们只是想要参与投资,参与决策,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投资利益。如果你们不欢迎,我们随时可以放弃,只要股价合适就会套现。”徐腾再强调一遍,他不会逼迫劳厄德-布罗克芬和吉米-戴蒙表态,但他必须说清楚,这是合作与竞争的分化点。

你可以拒绝,但在某一天,你被华银财团背后插刀时,不要怪他唯利是图。

“我相信我们这边没有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更广泛的合作对抗危机。”劳厄德-布罗克芬决定退一步海阔天空,暂时不急着和徐腾正面撞击,实力上还是有差距了。

“谢谢,我保证,我们会合作的很愉快,友谊总是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逐步加深,我们总有要开启友谊的那一天,为什么一定要等很多年后。”徐腾举杯,示意大家一起庆祝合作,至于摩根大通和吉米-戴蒙董事长那里,暂时就不用多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