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邱领导这已经不是讴歌和夸奖那种程度了……。
“您别这么说……反正不管您怎么劝,东北的事,我一点都不掺和。”徐腾直截了当的告诉邱领导,别拍了,没用,既然他是中国经营之神,就不会去东北投资。
这么些年了,徐腾在东北除了地产业,基本没有做过更多的投资。
“理事长啊,你这么说话就没意思了,伤感情啊。”邱领导的姿态本来是很低的,一直很礼貌的弓着腰说话,眼看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啊,其实你心里明白,这么大的事,你跑不了。你看你要不跑,在首都多呆两天,我也不用上你的专机到江州一日游。其实没多大的事,就是想问问你,重振东北经济的钥匙到底在哪里,问问你啊,华银财团能不能做一些工作。”邱领导虽说是准备来硬的,也只能硬到这个份上,再硬下去,他怕自己会被徐腾撵下飞机。
“做产业有做产业的原则,华银财团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为中枢,以京津冀、珠三角为两翼和补充的构架是很明确的,确实没有到东北投资的必要。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人啊,东北的青年一直是京津冀的重要补充,你说要怎么发展?你去欧洲看一看,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工人都是从东欧吸收的,德国吸收的最多,经济就最好,比如说爱沙尼亚、立陶宛那种欧盟小国,基本都走空了,没有人,你发展什么经济啊?”
“想要振兴东北,很简单啊,你们发展委将京津冀的所有优惠政策都取消,再限制东北青年南下,东北经济立刻好转。”徐腾的个性就是这样,要么不说,要说就说最狠的关键因素。
“话不能这么说……理事长啊,你再好好想想,就当是给我私人做一次智库,领导问我怎么办,我该如何回答。”邱领导的真实用意都暴露了,真不敢在这种时刻拖华银财团的后腿,纯粹是来求教请益的。
“我没什么好办法,反正大家心里都明白东北的问题,揭露的越早越好,生病了就要看医生,不能拖。”徐腾确实没什么好办法,他又不是万能之神,什么事情都能想出对策,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整个长江经济带能有今日的成绩和辉煌,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人生之中又能有多少十年?
何况这件事并不完全是徐腾和华银财团的功劳,也不是发展委的功劳,归根结底是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各方只是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加速了这个进程,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的一个关键阶段,提前十年,使之成型。
同时,以华银财团的五大金融集团、四大科技集团、九大工业集团、50+一级上市公司为中枢,使得长江经济带绽放出匹敌长三角、珠三角的光芒。
“小徐,你是咱们中国的经营之神,你出个招,拜托,拜托。”邱领导又施展软招术,软磨硬泡,必须从徐腾这里拿到一个策略。
“那这样吧,等咱们手里的事都忙完了,我让亚太经济研究院按照我的想法,弄一个完整的策略性报告给你。其实啊,真要想搞好东北经济的问题,也不是做不到,只不过病入骨髓,不用勐药是不行的。”徐腾很无奈,还是得给这位邱领导出招,所以要先打个预防针,他的策略必然是下勐药!
“你估摸得勐到什么程度才能见效?”邱领导有点心慌了,怕徐腾的药方太勐。
“砒霜,两万吨的砒霜灌下去,要么弄死,要么弄的活蹦乱跳!”徐腾没什么好说的。
“啊?”邱领导晕了,“你不会是搞休克疗法吧?”
“那倒不至于,但最起码,不能光谈京津冀一体化,要扩大到京津冀辽鲁的一体化,要拿出一个渤海经济圈的大构架吧。”徐腾出招了,大招。
这个概念早在90年代,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过,这么些年,会开了无数次,其实一直没有真正的实效意义。
如果中国还有一个华银财团,那就没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实际上,一个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发展到极致,再加上一个珠三角,基本就能满足整个世界的工业产品需求。
华银财团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策略上,思路很明确,以长三角为研发、金融、总装和运营总部,70%的配套产能迁移到长江中游和上游,充分利用长江沿岸各省市的土地、财政、人力资源,加速整个产业的升级速度,完成整个联合工业体3.0的大布局,同时将产能集中优化,构建大物流体系,降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品成本。
简单点说,一边搞产业升级,一边搞降低成本,在高科技产业玩价格战。
所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也在倒逼整个中国工业加速升级,加速淘汰,要么跟上华腾联合工业体的速度,要么被淘汰,东北工业体是首先被淘汰的那一拨,2013年就有点扛不住。
经济上的问题,素来是一环套一环的链式反应。
徐腾只能说,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则,长江经济带的异军崛起,受到冲击最大的国内经济区域其实就是京津冀,特别是京津冀鲁那些数量众多的韩资、合资和配套的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