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有意见,哪个领导下去。
这种事情上就能看出江州对深吴锡常的优势,省会终究是省会,特别是人口大省的省会,相对江南省那种大规模的城市群,江州在省内一枝独秀,也根本不存在人才竞争的问题。
2007年,江州的常住人口是712万,比宁州低115.4万人,到了2012年,常住人口已经突破950万,新增常住人口75%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
过去,没人敢想象江州能和深州竞争,没人敢想象江沪能形成平等的产业合作地位,没人敢想象,宁沪杭的大三角,居然变成了江沪杭的大三角。
江州不像深州,没有港口,没有股市,能够发展到今天这种级别,平均房价还只相当于深州均价的58%,说到底就是华银财团在幕后控制和支撑,省市两级也是100%支持。
江州毕竟双市合并在一起的副省级城市,土地供应量比深吴锡要大的多,中国城市总面积第4,媲美大庆、长春,市区总面积第4,媲美京沪广深,双4荣誉绝对是货真价实。
江州毕竟是一个有史底蕴的古城,虽说不如宁吴,胜在城市规划水平高,有远见,用政府法规法令强行大量建设徽派水乡建筑群,与城市中央的十几栋摩天大楼相互映照,为了拿下中国最美城市的前三席位置,从2009年开始,还以抗震消防不达标为由,拆了大量上世纪80、90年代的楼房建筑。
2012年5月,江州市制定的新目标就是更上一层楼了,要做中国的最科技城市、最活力城市、最美丽城市、最宜居城市、最自然城市、最人文城市、最养老城市,没有之一的7美指标,争取2017全部达标。
凡此种种,决定了华银财团必然偏向于姐妹城市的江州,而不是宁州。
徐腾这些年根本就没有和省里讨价还价的经验,基本上,华银财团每隔几年从国内外请一批专家做一个评估,为江州和江淮省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的智库报告,省里肯定是尽全力满足,而且是一不谈价,二不要价,就让徐腾摸着良心做事。
所以,怎么说呢,徐腾也只能和江南省的领导们说实话,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一份真情,一份厚爱,三心二意是找不到真爱的。
当然,徐腾深刻怀疑江州市“2017,中国7美指标”和“2022,亚洲最佳城市”的口号有点太嚣张,再加上全省gdp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幅,真的刺激到了江南省,积怨成怒,真的怒了。
问题是没有7美指标,江州拿什么和京沪广深竞争人才,华银财团现在要招揽的是全国最优质的人才,甚至是全球最优质的人才,肯定得考虑别人的各种定居需求。
徐腾千辛万苦的请几位留美博士回来,人家到了江州一看,哎呦喂,各种脏乱差……直接吓跑了,那怎么行呢?
华腾电子集团去清华、北大抢人,都是和央企、华为、爱立信、三星、英特尔竞争啊,要别人毕业以后将户口迁到江州,江州没有这种口碑和美誉度,别人凭什么要去啊,因为薪水其实都差不多,第一年刚起步能有多少钱。
好不容易请过来,培养几年,城市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成本各方面一对比,人家还是想去京沪深,一熘烟的跑了,那就是更亏啊。
徐腾还是那句话,做企业,做生意,拼的就是人。
一个真正顶级的科研领袖,绝对比一万个普通大学生都有价值,一万个优质的名校毕业生,绝对比一万普通二本生顶用好用,绝对有惊喜,天天有惊喜。
徐腾在全球走了这么多的国家,这么多的国际城市,他客观的说,江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是国内极少数能在“自然宜居”这个标准上做出名气的一线大城市,真的不容易,省市两级为此扛了不少地方债务。
特别是这两年,雾霾问题很恐怖,房价问题很恐怖,江州在这种大背景下终于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绝对是配得上“华银之都”的称号江淮省过去是中国水泥大省、煤铁大省、石化大省、火电大省啊,为了达到“自然宜居”标准,这十年付出了多少代价,可想而知啊!
别的不说,在全国的副省级城市中,江州的地方债务绝对也是名列前茅,市财政连续7年赤字,不都是为了服务华银财团的需求嘛。
省里的阎领导就说过,我们不和华银财团讨价还价,我们让徐腾摸着良心说话。
徐腾一摸良心,发现还没有被狗吃了。
同志们,这就是真爱啊。
所以,徐腾会晤了江淮省的姜领导后,虽然知道这件事后续的发展一定会非常的波澜起伏,但是,他无意做出任何让步。
他也不会用强硬对强硬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几天后。
台积电的张董事长大概是知道了徐腾和江南省有关领导会晤的一些结果,亲自给徐腾发送了一封电邮,以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荣誉主席的身份,邀请徐腾参加台北it科技展览会,邀请徐腾做开幕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