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老师的地位比父母还要高,这就对了。
正好,梁纬艮、史立荣、罗玉奎几个联席合伙人在场,还有其他各个部门的高级合伙人,特别是跟着徐腾多年的韩黛,大家就在一起谈着这些事。
徐腾、罗玉奎、韩黛是一代人,罗玉奎是78年,徐腾和韩黛都是80后,徐腾84年,韩黛82年。
他们这几个年轻人就想到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氛围,那才是真正的读书,接受教育,欧洲这一套根本不是教育,纯粹是糊弄穷人,有钱的都去读私立学校,要求也很严厉,很多都是住宿制,最后都能进入牛津、剑桥这样的名校。
最后教出来的这群青年,不仅是糊弄了两代人,也糊弄了政府和整个国家。
徐腾特意将英国和中国的小初高教材比了一下,3年级读2年级的,6年级读4年级的,然后一样升入初中,后面就彻底垮了。
最后到了高中,强行一致,不然就没法考大学,总不能让高中生读五年吧?
所以,欧洲大学和高中之间还有一个预备大学教育。
徐腾说实话,他高二时候就已经读完了这个所谓预备大学教育,直接冲着高考去了,韩黛和罗玉奎也是一样,在三个省的高中,进度都是一致的。
“这就说明什么,咱们国家在70后、80后和90后的三个批次,培养出来的青年,同欧洲的这三个批次,完全是不同级别的青年。他们最好的那一批,和咱们最好的那一批差距不大,但咱们基数是多少啊,平均一年1500万出生人口,从70后开始考大学的1990年开始计算,三个批次累计下来有1.2亿大学生吧,精中选精,那得有2000万的人才吧,欧洲能有多少,充其量500万的精华,其他都废了,要么是很普通,要么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徐腾做了一个总结,想一想,又有点感慨,“我们以前总是美国不行了,这些年,咱们从北美到南美,从中东到欧洲,一路跑下来,讲真话,我们拿自己和美国比,真觉得美国人才储备有问题,但要拿美国和其他国家比,绝对还是最厉害的。美国从70后到90后,三个批次下来,最起码有700万的人才,加上从国际吸收的人才,1000万总还是有的。你说韩国经济为什么厉害,老欧洲拼不过他们,台湾在70年代到2000年为什么猛,归根结底都是教育问题,现在为什么不行了,还是教育有问题。咱们再看韩国,他们的教育基本还是和咱们这种模式差不多,都是典型的东方式。”
“真正大国比拼,最后就是拼人才,拼教育。”老梁感慨一声,基本认同徐腾的判断,“所以啊,要我说,咱们这些年在海外的并购要停一停,缓一缓,欧洲经济的问题不是国家政策有问题,而是他们的教育搞崩了。
“基本也并购的差不多了吧,特别是普瑞玛的这个业务谈下来,不敢说和快通、吉迈特比,整个华腾普瑞玛的规模和水准,至少能入围全球机床精工产业的前十……最后就差化工领域和先正达的谈判,盖瑞特精细化工的体量和规格,终究还是有不足,对永泰化工的弥补不算是特别强。”别看韩黛是1982年的姐们,人和人是不一样的,2003年大学毕业就一直在华腾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这么多年下来,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韩黛对于整个华银财团的数据和布局的了解,有时比徐腾还清楚,她要处理的事情多,必须各个方面都要弄清楚。
“嗯……工业3.0这一块的话,基本差不多了。”徐腾大致算了算,确实也是到位了,人是挺有意思的,bbc的主持人艾梅丽-迈特莉斯说他在欧洲收购了四百多家企业,就是为了盗窃技术,他还和对方死磕。
磕什么呀,其实瞎子都知道。
真正来讲,艾梅丽-迈特莉斯的统计数据还是不对的,实际至少还有70多家企业,因为技术比较敏感,徐腾用了其他手法收购。
徐腾在过去7年收购的554家企业,高科技企业占1/4,3/4都属于传统型企业,主要是为欧洲的大企业做配套的中等规模公司,很多都是专注于很小的领域。
小到什么程度呢,可能这个公司就专门做某一类型的轴承,而且做了七十年,有的是一两种特型的齿轮,或者是刀具,有的可能是做钢瓶的。还有做葡萄酒的橡木桶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家族企业,就专门做橡木桶和修橡木桶。
大企业,像英国能源公司、苏格兰电力、库卡、普麦斯特机械、沃瑞克数控机床、罗盖特化工、普特林精细化工……也有90家。
这些大大小小的欧洲企业加在一起,基本构成了整个华腾工业的欧洲配套体系。
华腾重工、华腾汽车、华腾精工、永泰化工、华腾电子、华腾高科、神州电器、中控集团、中腾集团……都是受益方,也是主要的采购方。
这些欧洲配套公司的产品,相比日韩,相比各个领域的德系、日系巨头,可能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至少都属于二线品牌,就是在华银财团能够收购的范围,最好的那些选择。
比如说普瑞玛,这都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