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四人会谈没有主持人,负责引导话题的人是东亚研究院的副院长陈志贤——尼玛,台胞呢!
刚开始,陈志贤介绍了几位嘉宾,随后就用一个很轻松的话题开启整场会谈——全球经济中的新科技浪潮。
这就是一个设计好的坑,三人每次讲几句就要@一次徐腾,毕竟,徐腾才是在场的这群人中,真正最了解目前国际科技产业趋势的内行人士。
徐腾准备的招很多,他手持平板电脑,戴着和其他三人明显有点不同的耳麦,基本也不看三人,谁@他,他就根据对方的话题聊几句,从东亚的科技企业谈到欧美。
他看似柔和的赞同陈志贤和尚达曼的观点,相信新科技的浪潮是解决目前国际危机的最佳选择——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经济腾飞,必然都是以一次新技术革命为前提的,从工业革命到信息化革命,莫不如是。
同时,他也表达了一个让陈志贤、尚达曼都下不了台的观点,欧洲和日本都有可能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被中美两国甩在身后,这就是他重点投资中国和美国的原因。
至于陈志贤和尚达曼吹嘘的台湾、新加坡的技术革命……徐腾的意思很柔韧,绵里藏针,你们就吹吧,反正我不看好。
“新一代的技术革命并不是说有资金就行的,也不是说有人才就行的,而是超巨量的资金,超巨量的人才,在工业革命时代,你完成一个点的技术突破,也可以建立一个产业。随着全球信息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普及与竞争,今天这个时代,你完成一个点,或者多个点的技术突破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现在启动的石墨烯、3d打印、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工业机械、超高速网络和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这些技术最终是要融合在一起,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人类生活完全覆盖的新形态物联网,才能完成新的技术革命。”
“目前来看,真正有可能实现这种全面性突破,参与到各个节点的突破,最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积累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和欧洲。东盟、拉美都有这种可能性,只是可能性比较低。”徐腾最终说完这个有点刺激人的观点,终结这个话题。
“我不认同徐腾理事长的观点,在全球自由贸易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参与自由贸易,都可以参与到新技术的革命变化中。”陈志贤强撑着说了一句没有任何营养的话。
“你这个话没有任何意义,做产业不是靠大道理,从2008年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至今,中美两国在物联网领域,包含科研、基建、教育在内的总投资额相当于其他所有国家相加总和的4.7倍,如果以中美两国和欧洲在物联网及其他新技术领域的投资总量来算,你说的那些国家,加起来只是三大经济体的零头,这个零头里,日韩还占了一半。”
徐腾先出招,砍掉陈志贤的信誉值,想了想,决定说的更毒舌,“台湾现在除了台积电,还有哪一家真正有能力在高科技领域进行开拓?东盟和新加坡又有几家企业具备台积电的科技实力?事实就是事实,这些年的科技产业趋势是相当明确的,中小企业已经无力推动重要的节点性质技术攻关,华银财团目前在物联网领域参与的四十多个大中型科研工程分散在中美欧三大经济体,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数十亿美金的启动投入,很多项目,最终能否突破都还是未知数。这就需要所有全球性的高科技大企业合作,才能完成的体系性投资,而目前参与到这个体系的企业,只有中美欧企业,连日韩都没有几家。”
徐腾这才叫一句话终结讨论,用一位财团领袖,用一位高科技产业领袖的身份结束战斗,别逼歪了,别做梦了,没你们的份。
这会儿,徐腾才发现他还是比较擅长让气氛尴尬的迷之人物。
他最后的这番话,不是不客气,而是相当的不客气。
海峡国还有没有高科技产业,当然有,it代工业算是全球四强之一,仅次于美国、韩国和台湾,除此之外,海水淡化项目也有一定规模,比如在曹妃甸投资的那个号称全球最先进的海水淡化工厂……实际的核心设备还是要从荷兰和德国进口。
会场的气氛不是尴尬,而是非常的尴尬。
“其实,我们通过这个谈话可以得到一个共识,目前全球经济主要还是美国、欧洲和中国三个引擎在拉动,我个人认为美国现在已经逐步走出了低谷,欧洲经济则还是处于一种低迷和长期的债务风险压力中。”陈志贤调整一下话题,不愿意继续和徐腾在高科技产业的话题上较劲。
很好。
话题进入第二个层次,评估欧洲债务问题的风险,以及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这个话题,徐腾就没有积极的加入,大部分时间就是听一听,免得落人口舌,因为陈志贤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先用欧债问题的危机性,引出中国债务的更危机性,最后配合某些人的中国崩溃论。
四个人准备的都很充分。
亚洲安全峰会的主席睿安格,以前英国上议院议员的身份,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