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一点,顿时惊呆。
说不定会这样?
于是,就有妃嫔把自己的儿子请过来,把宫里的事情告示他们。
事实上,在知道皇帝做的事情后,比宫妃们知道得多的皇子,都有类似的想法。
有种皇帝准备宰人的感觉,而且针对的宫里的妃嫔。
另外,在他们知道这是张后暗示的,他们现在不得不承认,自己亲娘不如别人的亲娘。
能成继后的女人,不好惹。
当年的张后一看大事不妙,就当机立断让儿子女儿跑路。
甚至还打着为生病的她祈福这个幌子。
把时间拖了一段时间,让两个人逃脱成功。
幸亏跑的早。
那个被替嫁过去的公主,已经是香消玉损。
所谓的驸马,就是一个武夫。
就是一个对女人很轻慢的男人,就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也没有从他那里得不到什么尊重。
公主活得是又是憋屈,又是无奈,早早地去了。
就算是后来,那个驸马被杀掉,但死去的公主再也活不过来。
对此,皇子们只是叹气了一声。
过后,就抛到脑后。
当初诸位皇子知道瑜皇子跑路时,还说张后只怕是昏了头。
看重女儿,超过儿子。
虽然她的女儿逃过一劫,但皇帝直接在皇家宗谱上,让他们兄妹两个人暴毙。
也就是说,他们兄妹两个人不再是皇族中人。
就是活着,也是最平常的平民。
在外面的日子不见得好受,毕竟他们的身份有了大的变化。
诸位皇子是有些庆幸,少了一人和他们抢。
但现在看来,张后极有眼光,把自己的孩子送走,就不用心惊胆战。
到了现在,最不怕的人就是她。
只怕张后,早看出来大事不妙,甚至皇族的身份还不如平民好。
而听了母妃的分析,他们也知道,皇帝还真的没准有这样的想法:带着一家人去死。
比如说:紫禁城里到处堆积的柴火。
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明白,父皇已经是有些狗急跳墙的感觉。
十之八九想要来个玉石俱焚。
要是这一把火放了之后,整个紫禁城,甚至包括京城都不怎么安全。
天干物燥,只怕一处火起,处处起火。
对于皇帝天天让人磨刀的含义,在皇子们心里,自然是有所怀疑的。
想着大家一起去死?
怎么办?
就因为他是皇帝,是他们的父亲,他们就只能是束手就擒吗?
皇子们有些不愿意。
生的时候,就没有人问他们一下,是否愿意成为他的儿子?
要是能选择,他们不愿意。
就没有沾什么光。
还跟着皇帝老是倒霉。
现在皇帝也没有问一下,又打算让他们大家跟着他死。
那么,他们也不愿意的。
但皇帝这些年来,积威甚重,手下有忠实的走狗。
在京城里,还是皇帝最大。
而作为皇子的他们,手里没有权。
他们甚至都没有封王,就只有几个心腹,一时间还不能和皇帝闹翻。
皇子们知道情况后,也只能是暗中打算。
要是父皇让他们带着儿女进皇城的话,他们是不愿意的。
暗中加紧联络后,他们也是在积蓄力量。
还没有几天,就在听说凤凰军、廖家军到了的时候,他们接到皇帝的旨意,让他们带着皇孙、皇孙女进宫。
几个皇子一看,就知道皇帝只怕心里有所决断。
好在,他们早早把儿子女儿送到城外。
他们自认为自己可以死,但儿女应该活着。
就这样,他们带着假的儿女走进皇城。
而封宫中的张后接到消息,皇帝竟然离开皇宫,这对她来说是个好消息。
她想要活下去。
皇帝在的时候,她不行,毕竟她要矮了皇帝一头。
但皇帝走掉,那么她就是皇宫的老大。
她命令自己的心腹把那些皇帝的狗腿子抓起来,绑好之后,扔在一处。
然后她就走出来自己的地方。
这一次的她特意穿上皇后的礼服,带上最后忠心于她的人,闯进藏有玉玺的地方。
偏偏皇帝忠于皇帝的人,大都保护皇帝不在皇宫里。
就这样,张后还是比较轻松地冲进去。
她把皇帝所有的印章都一扫而空,除了几枚皇帝随身带的私章外,其他的都落到她的手里。
正好皇子们奉命进皇宫,刚刚进去,紫禁城的城门就关闭。
因为张后的人,拿着圣旨传令关上城门。
张后知道,如果想要活下